第 20 期

2012 年 11 月 28 日出刊

圖書教師電子報粉絲團


國內外小學及兒童圖書館

 新書資訊、書評及分級

 提供圖書教師好用的網路資源或網路服務

相關資源

徵稿訊息
您是圖書教師嗎?
歡迎將您的寶貴經驗、
心得感想,
或是對圖書館經營、
閱讀推動的任何想法
分享給我們

投稿方式:
1. 文章字數約1000字,請勿超過1500字,超過以1500字計算稿費
2. 若有相關圖片,可以jpg格式附加檔案,隨文章一併寄送
3. 投稿請寄twlyf2009@gmail.com,並於主旨註明「投稿圖書教師電子報」
4. 文章若經錄用,將酌致稿酬,圖書教師輔導團並取得該文所有使用模式及再授權之權利。

培養二十一世紀學習者的香港閱讀教育

本文摘要

  相當受到教育界、資訊科技以及出版業者關注並視為指標的EDUCAUSE Learning Initiative (ELI) and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在去年發表的The Horizon Report 2011指出4個未來環境的重要發展趨勢:(1)網路資訊愈來愈多且易於取用,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將重新定位;(2)人們可在任何時、地行動式工作、學習與研究;(3)這個世界的合作愈來愈多;(4)雲端科技愈趨重要。該報告亦指出以上趨勢將帶來的挑戰有:(1)對任一領域及專業而言,數位媒體素養都是重要技能;(2)面對新的學術創作、出版及研究形式的出現,需要更適切的評鑑方式;(3)師生面對多元及快速發展之資訊、軟體、工具、載具之挑戰。


  同樣的關於21世紀學習者應具備的知能,美國學校圖書館員協會(AASL)則認為未來的孩子要有:使用科技取得各種資料、建立批判思考和選取知識的能力;使用資訊,得出結論、作出明智決定,並在新形勢中,利用知識以創造新知識的能力。而經濟合作暨開發組織(OECD)所訂定的現代公民核心素養同樣的也包括了:自主行動的能力;互相閱讀及使用資訊工具的能力;在異質社群中良好運作的能力。由AASL及OECD所研訂的核心素養來看,現代社會公民皆要具備活用資訊、合作以及自主學習的知能(陳昭珍等,民100)。

  在這次參訪香港小學圖書館及其閱讀課程推動方式的過程中,讓我看到了同為亞洲鄰近國家的香港為了培養二十一世紀公民是如何下足了功夫,各層級(教育當局與學校)、各單位(大學與圖書館協會)整合相關資源,以前瞻的觀念,規劃課程、培訓並輔導教師,讓學校及圖書館成為提供孩子多樣資源、指導孩子正確運用科技獲取、批判及使用資訊的場域,教師更是以身做則為促進協同的典範。以下是我對香港學校在圖書資訊利用教育與閱讀推動現況的觀察與省思:

一、教育與學術研究單位共同合作營造有利於學習者的支持性環境

  香港教育局除了每年補助學校圖書採購經費外,亦建置教育局線上圖書館組資源以及課程發展處《童心童趣》閱讀課教材,並規劃符合各學習階段的中文及英文廣泛閱讀書單。而學校接受圖書經費補助,除採購符合師生需求的中英文圖書外,其館藏發展亦會配合教育局推動的課程改革,例如,香港教育局近年推動的「通識教育課」所涵蓋的三個範疇,包含自我與個人成長、社會與文化、科學科技與環境等,學校便會依據課程目標與教學內容選擇學生適讀書籍;在閱讀課程安排上,學校亦安排全校每週一節的彈性課程做為閱讀課,高年級更會再增加一至二節的專題研究課(或圖書課),讓學生發展圖書資訊利用的技能。

  在與學術研究單位合作上,香港教育局補助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朱啟華博士開發「透過協作教學及web 2.0科技探究學習」課程(Developing upper primary students’ 21st century skills: Inquiry learning through collaborative teaching and web 2.0 technology),逐步推動並落實於學校的圖書資訊課程與通識課程中,要透過各科教師的協同教學,培養起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正面價值觀與積極態度」以及「社會觸覺和適應能力」。

二、依據學習能力發展階段,系統化規劃各年級「閱讀策略」與「圖書資訊課程」

  本次參訪的六所香港小學,我們觀察到其共通點即是各校皆能考量孩子的學習發展階段,有系統地規劃各年級的「閱讀策略」與「圖資課程」架構。以「閱讀策略課程」為例,在低年級階段,閱讀教學主要目的在認識並分析故事的基本要素、能重述故事重點等,中年級則要能利用組織圖,表列並比較文本內容,學習「由上下文脈絡推測詞義」的技巧,高年級的焦點則放在結構性閱讀策略(理解說明文、議論文體等),不但有系統且持續的推動閱讀策略教學,更激勵孩子閱讀多元文本。而每週一節的「圖書課」,帶入「專題研究六步法」(Big 6 skills)要培養孩子具備尋找和解釋資訊、批判思考及自我學習的能力。

三、圖書館主任與各科教師以專業協作模式共同發展課程

  另一個在參訪學校觀察到的特色是,圖書館主任主要授課內容為「圖書課」,但其亦為閱讀課的協同教學者,同時也是全校課程發展的協作者,彙集全校各學年的課程主題後要建置教學與課程資訊平台,提供各類型的圖書或線上資源協助教師發展課程,並協助學生進行課程的研討與學習。21世紀公民應具備的核心素養即包括了「合作溝通」的能力,香港的小學教師就是學生的最佳典範,在教學態度與方法上,以互相協助、提供資源與支援,從計畫、課程目標的訂定、教學活動的設計、實行、到學習成效的評量以至檢視階段,合力完成,讓我們看到了整個學校團隊不僅帶給學生完整的學習經驗,教師間亦成為關係緊密的合作夥伴。

四、以「探究學習課程」培養二十一世紀的學習者,提供數位科技工具等基礎建設,開展未來學習空間

  本次參訪也安排了豐富且精彩的晚宴活動,並邀請三位講者─台灣師範大學陳昭珍教授、香港大學的朱啟華博士與謝錫金博士依序分享了精采的講座。而值得關注的是,台灣的圖書館教師與其他領域教師的協作模式,也許可參考朱啟華博士的研究計畫。朱教授的計畫獲得了香港教育局的補助,並已逐步推動並落實於學校的圖資課程與通識課程(近來的教育改革),透過各科教師(圖書館主任、英文教師、中文教師、常識科教師、電腦教師等)的協同教學,進行「探究學習」(InquiryPjBL)。

  以「探究學習」做為課程中的學習任務,不但契合「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原則,同時因為其與多元的課程內結合,不但適切、真實亦具有挑戰性,預期能有效激勵學生批判性及創造性的思考;「探究學習」強調的就是探究或問題解決的學習方式,老師在學習過程中退居促進者的角色,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尋找、分析並比較相關資訊,最後獲得問題的結論。其間,師生是彼此的發問者、回答者、尋找資料者、質詢者或思考者。其最大優點就是學生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收者,他們是學習過程中的主角,而因為學生在經歷多次未清楚定義的真實問題及不完整資訊的過程中,才能真正精進資訊素養技巧與閱讀理解的能力。

  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要培養的學習者應具有以下核心能力:要能使用策略與科技取得各種資料、建立批判思考和選取知識的能力;要具有使用資訊,得出結論,並在新形勢中,利用知識以創造新知識的能力。

  「探究學習」不但讓孩子有機會以自己建構意義的方式做課程的加深加廣學習,同時讓教師得以關注孩子的學習需求以及發展,提供機會讓孩子與他人協同、互動及溝通鎮。另外朱教授的計畫引入數位科技工具─web 2.0協作平台,開展了學習的空間,延續了學習的過程,豐富學習的內容。整個「探究學習」過程與協作平台的知識整合,正好提供孩子運用所學各種策略的機會,也為學習者帶來意想不到的社會化的經驗,孩子進行合作、溝通、激盪討論並且留下研究歷程紀錄,而促進協同、問題解決及溝通等能力,正是21世紀公民應具備能力。

  此次的參訪不但收獲豐盛且讓我們感受到香港學校、行政人員以及所有師生的熱情。受訪的學校全力配合我們的行前規劃─安排參訪團隊參觀圖書館空間規劃、介紹圖書教師的協同教學模式、圖書分類推薦及閱讀活動等。我們觀察到的,不僅是圖書館如何營造閱讀與學習環境,並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們更發現到,背後支持學校課程與教學的強大力量─香港教育與學術單位,彼此攜手合作的目標,即是要培養具有未來社會公民必備能力與國際競爭力的學習者。台灣是否也能很快的追趕過香港的步伐,政府部門、學術機構與學校的緊密合作與交流,將會是成功的關鍵。

  感謝教育部於今年度(101年)辦理圖書教師參訪香港的計畫並提供經費補助,雖然四天的行程相當緊湊,卻豐富、充實,更要感謝本次參訪團團長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陳昭珍教授,精心規劃本次行程,不但提供車上餘興節目,更讓我們這群來自台灣各地的圖書教師成為了朋友、夥伴,而對於香港圖書館學會以及提供台灣圖書教師參訪機會的六所圖書與閱讀課程推動紮實的學校─弘立書院、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第二校、藍田循道衛理小學、滬江維多利亞學校、嗇色園主辦可立小學、長洲聖心小學等所有的行政人員、圖書館主任及教師們,我們心中有著滿滿的感謝。

陳昭珍等(民100)。《圖書教師手冊》。台北:教育部。
Michael Eisenberg & Robert Berkowitz (1999). The Horizon Report 2011.EDUCAUSE Learning Initiative (ELI) and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


附件:全文PDF全文DOC

回到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