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期

2013 年 10 月 5 日出刊

圖書教師電子報粉絲團 

國內外小學及兒童圖書館

 新書資訊、書評及分級

 提供圖書教師好用的網路資源或網路服務

相關資源

徵稿訊息
您是圖書教師嗎?
歡迎將您的寶貴經驗、
心得感想,
或是對圖書館經營、
閱讀推動的任何想法
分享給我們

投稿方式:
1. 文章字數約1000字,請勿超過1500字,超過以1500字計算稿費
2. 若有相關圖片,可以jpg格式附加檔案,隨文章一併寄送
3. 投稿請寄twlyf2009@gmail.com,並於主旨註明「投稿圖書教師電子報」
4. 文章若經錄用,將酌致稿酬,圖書教師輔導團並取得該文所有使用模式及再授權之權利。

在圖書館和幸福相遇!

一次圖書館空間規劃的冒險旅程

本文摘要

「我到處尋覓幸福,但是除了帶著一本小小的書在一個小小的角落閱讀,其他地方就找不到了。」

 

 

一、前言

  「我到處尋覓幸福,但是除了帶著一本小小的書在一個小小的角落閱讀,其他地方就找不到了。」早在十五世紀時肯彭的多瑪斯(中古世紀集大成的思想家)如是說道。只是,這個小小角落在哪裡?這樣的幸福何處去尋覓?尤其在3C產品越來越普及、網路科技如深淵漩渦般吸引人們的現在,孩子們過去與大自然接觸、與人相處親近、透過閱讀充盈心靈的種種真實生活方式,如今已漸行漸遠。因此我們發想著創造一個孩子真心喜愛、能放心而緩慢悠遊其間的閱讀生活空間,能轉換不同經驗的校園生活情境,營造一個能收存在記憶中的小小角落,勇敢作起一個兒童圖書館的美夢。
  雖然有夢最美,但逐夢還要踏實。所以在2011年底一開始,我們就著手進行圖書館空間改造的計畫,首先是蒐集資料,瞭解世界各國兒童圖書館的樣貌、發展情形和潮流,比較專屬兒童的圖書館和一般的圖書館應該有的異同之處,熟悉圖書館設計的重點和原則等等,一方面也積極參訪多家小學和公共圖書館,然後進行初步的計畫編撰、送件和審查。但室內空間設計是一項專業,並非我們這些國小老師所擅長,竟有越做越心虛的感覺,因此2012年4月又進一步邀請有兒童圖書館相關實務經驗和研究的專家,以及專案室內設計師一起到校實地訪查和會議,透過三方的構想規畫、主題設定、設計創意、實務考量等討論結果,來調整計畫內容,使得整個圖書館的設計方向和輪廓更為清楚,確保能走在我們夢想的途徑上。接著仍持續蒐集和閱讀各種空間設計的資料和實例,拜訪各種圖書館、書店、閱讀場所,5月時又剛好有一趟難得的香港小學圖書館之旅,更增加了對圖書館空間環境設計的認識和體驗。之後,在與室內設計師一次又一次(感覺好像是無數次)的討論和修改設計之後,終於完成最終版的設計圖。
  在香港小學圖書館之旅中,對於香港小學在圖書館經營和閱讀推動上的努力自然是感受深刻,此外,對於六個不同類型學校呈現出面積大小、室內設計、主題或風格…等各異的圖書館空間規畫這個部份也是此行的觀察重點。從實地參訪中的觀察及記錄資料來推敲,其實不難發現圖書館空間規劃的內涵,反應出學校對圖書館經營與所扮演的角色、功能上抱持的觀點,例如,弘立書院、滬江維多利亞學校兩所私立小學的辦學宗旨強調學生獨立自學及探索能力、中文能力以及國際視野,且以培養終生學習者為目標,因此,將圖書館定位在師生的「學習資源中心」,除了有多位專業的圖書館教師和員工負責圖書館經營、全校性的閱讀課程規劃、圖書館利用課程教學和辦理閱讀推廣活動之外,還有佔地寬敞的館內空間,從圖書質量、陳列方式、閱讀區設計與特色、資訊利用和專題學習軟硬體資源等皆考量到學生使用需求,空間運用強調館藏、教學、自主學習的多元功能和彈性,甚至是靜態的休閒娛樂角落。
  參訪中的多數學校則依照香港政府的教育政策推動閱讀教學,圖書館經營是以主動統整及協調各科的中英文閱讀教學為策略,充分的結合學校本位課程,以支援師生的教與學為目標。因此,與上段兩所學校相較起來,在館藏規模與空間規劃這部分則用力較小,但無論軟、硬體設施或大小如何,這些學校在沒有獨立和專業的圖書館人員的情況下,依然在閱讀教育推動上綻放十足的能量,投入的熱忱和深度令人敬佩。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和準備,2013年3月底,我們夢想中的「小漂鳥圖書館」誕生了,這間圖書館並非新建,而是透過教育部和苗栗縣政府的經費補助,所進行的國中小圖書館空間環境改善計畫,長久以來徘徊在校園邊緣的小學圖書館終於獲得大人世界關愛的眼神,有了重新改造創新的契機。如同對所有新生命到來的喜悅和期待,這裡很快成為校內師生關注和探望的焦點,每到下課時間,孩子們如同候鳥歸來般自在飛翔書海,大、小朋友都說圖書館好漂亮,感覺很特別、好喜歡。「小漂鳥」取名自東方世界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泰戈爾的詩集「漂鳥集」,他的詩永遠恬靜如風、真誠動人,彷彿讓讀者行走於字裡行間,徜徉於華美且魅力十足的詩句中,令人有種清新愉悅的感受。要呈現這樣的設計風格,圖書館便以後龍國小的地方特色為主題,傳達「森林、海洋」的自然意象,全室採用低矮的書櫃創造穿透且開闊的空間感,木頭地板可以隨意躺坐,充足的自然光源,整體色調符合小學生開朗的特性,散發活潑明亮的空間氛圍。來到「小漂鳥」,希望能使大、小讀者浸潤在<閱讀•生活•學習>的樂趣之中,即使無法外出遠行,一樣能走進有趣寬廣的國度,領略豐富精彩的風景。
  這間為孩子專屬設計的圖書館一改過去傳統圖書館的印象,企圖印證美國詩人惠特曼所說的話-閱讀的地點很重要,不只是因為它給閱讀提供一個物理環境,而且因為環境與書頁上的地點並置,兩者有相同的詮釋特質,共同誘惑讀者去挑戰它們、闡釋它們。甚而筆者認為這樣的圖書館也能創造出獨特的個人生活經驗,以及孩子們重要的生命記憶,也期待這樣的記憶,能讓他們無論日後飛得多遙遠,都有個歸屬的地方。
  在許多地區或國家,兒童圖書館與其他圖書館比較起來數量相對稀少,一般多以圖書館的附屬部分存在,在質量上來說實在不足,因此,小學裡的圖書館對於彌補這個缺口來說是絕對的重要。然而,我們也不難發現,香港學校圖書館也跟台灣的小學圖書館一樣,在學校既定課程滿檔、學習管道多元化的情況下,同樣面臨著「如何才能把圖書館推廣出去」或「如何吸引孩子走進圖書館」的問題,還有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如何發揮圖書館空間、氛圍的潛在學習效果與影響?當學生面對資訊快速且大量流通的時代,學習的型態也隨之改變,小學圖書館也應該及早調整,才能有效發揮圖書館的角色和功能。以下是筆者就空間規劃的角度思考所提出的幾個想法。

 

二、圖書館角色和功能定位


  由於經費、人力資源的限制,加上空間大小、環境位置以及各校對於室內空間使用的需求等種種的實際考量,國中、小學在進行圖書館空間改造的一開始,就應該思考校內的兒童圖書館或青少年圖書館所要扮演的角色和具備的功能,才能找出規劃時的重點和優先順序,甚至能與社區或地方上的圖書館產生資源和功能互補的效果。
  打造一個兼具創意、整合性功能的圖書館,一直是學校長久以來亟力要達成的夢想!書庫型態的傳統圖書館不僅不敷現在學生使用和教學的需求,也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畢竟,學校在推廣閱讀上,圖書館首要的思考是,不管師生進館的動機、時機為何?是來看書、借閱或逛逛?只要他們願意進來,就要呵護這個契機。而圖書館的功能之一就是發揮環境的感染力,它不只是藏書的重鎮,且應該是透過活化資源,營造多元活潑的閱讀空間、另類的閱讀花園,吸引學生願意走進圖書館體驗的地方!所以,圖書館空間環境設計應與閱讀教學、閱讀活動結合,整體規劃設計適合校內老師、學生使用需求,營造校園生活中清新、舒爽不一樣的生活空間,充滿閱讀樂趣的環境,並能符合環保節能、舒適、創意潮流,讓孩子愛上圖書館,也才能更進一步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激發其學習動機。

 

三、團隊合作,向專業學習


  筆者曾擔任教育部圖書館環境空間改善計畫的輔導工作,因此,有機會觀察到幾個學校在這件事上的風格和作法,對參與學校的普遍用心經營和規劃,我們要豎起拇指大大的肯定和讚賞,不過,也從中發現一些問題需待修改、調整,尤其校內團隊的溝通合作模式,對於最後的規劃設計結果有著關鍵的影響。由於圖書館的營運和實務是一項專業的工作, 一般行政人員和老師對此並不熟悉,因此,圖書館進行改造規劃之際應組織一校內團隊,納入負責圖書館業務和閱讀推動的相關人員溝通討論,聆聽他們的意見和想法,確認學校目前和未來整體閱讀推動的方向,整合經費、人力、資源來評估設計與改善重點,使圖書館變成閱讀的基地和學習的土壤,更有利於學校閱讀教育的持續推動。
  兒童與青少年身心發展和學習需求與成人有極大差別,一般圖書館多站在成人角度來思考和規劃,經常不能符合和滿足孩子的需要。但在台灣,大部分的建築師或室內設計師對於國中、小融入閱讀推動和教學的圖書館空間設計都較缺乏經驗,因此尋覓適當的或有經驗的設計師,以及具備圖書館經營實務、閱讀推動工作或相關領域的專家共同參與討論,從不同面向來提供整體規畫的重要意見,使圖書館能跳脫傳統的刻板印象,符合實際營運和讀者使用的便利舒適,也能減少後續管理和環境維護的資源。


四、另類的學習教室


  想像一下,孩子會夢想怎樣的圖書館?想要體驗什麼樣的閱讀樂趣?隨著資訊技術帶來知識的快速傳播,圖書館應由傳統「以書為主體」的角色,轉變為「以學習為主體」的教學與學習資源中心,在這樣的資源中心可以進行許多的閱讀活動和教學,包括自由閱讀、情境閱讀、主題閱讀、跨領域學習、電子閱讀、多媒體閱讀等,這也是未來的一個趨勢。這樣的一間學習教室可以分區規劃如下:
(1) 各類圖書區:可依圖書性質搭配閱讀推動主題,除了依各類圖書分區排架之外,還可設置文學大師專區、中文繪本區、英文繪本區、熱門書區、工具及雜誌期刊區、主題展覽等主要區域,另外還有配合各年級、領域課程教學之專題書區、教師推薦書區等,方便進行圖書館利用教育、支援班級教學,提供學生各種學習資源和服務。
(2) 新書區:提供讀者接觸新書的窗口,創造書店化的閱讀感受,也打破書庫的僵化印象,吸引讀者時常到館逛一逛,進而有願意看書、借書的動機。
(3) 資訊檢索區:配合圖書資訊利用課程的實施,館內配置電腦供學生館藏查詢、電子資料庫查詢應用、線上電子書服務平台等使用,也可視各校資源現況,提供學生使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並配合閱讀策略教學,除了提供學生資訊科技產品使用與閱讀的體驗之外,更重要的是指導運用日漸普及且快速獲取資訊的方法和策略,使學生能自行以經濟、有效的方式進行學習。
(4) 多功能活動空間:配備投影機、電腦等多媒體設備,平時做為圖書館利用課程教室、班級閱讀課、兒童讀書會、小型會議、說故事、劇場及其他閱讀活動等空間使用,是會聚圖書館人氣的焦點之一。
(5) 創作塗鴉區:打破一般傳統印象,圖書館可以提供更多元好玩的學習方式或事物,開放讀者可以自由畫畫寫寫的自主參與與表現空間,這裡自然而然成為孩子喜愛的天地。
(6) 行政管理空間: 結合行政辦公區、編目作業區、志工作業區等,視野含括整個圖書館各區運作,是負責控管整體動線和活動管理的支援中心。
(7) 讀者服務空間:閱覽桌椅、借還書櫃檯、置物櫃、自動還書箱、鞋櫃等是圖書館的基本服務設施,不但便於圖書館管理,也能提供給使用者更快更好的服務。
(8) 館外樓梯及走道空間:規劃為新書介紹、活動訊息、藝文看板等區域;結合學生個別創作及閱讀作品分享的方式,賦予學生參與感和歸屬感,提供一個多元的豐富、隨手可取的閱讀資訊空間。
(9) 共讀箱書專區:有許多複本的共讀圖書,是提供班級和老師閱讀指導的重要資源,為了不干擾其他動線的規劃設置,方便提取和歸還,最好能獨立於館外存放管理。


五、流暢的空間設計


  為求流暢的動線規畫設計,動線安排除了要思考圖書館工作流暢性外,更要兼顧學生使用館內各項資源的親切性、簡捷性和便利性,為讀者創造友善、流暢、清靜的空間,也可帶來更高效率的服務品質。
(1) 維持和諧的空間機能:注重每一分區單獨的使用機能,但每一分區間又能相互關聯,從讀者、館員及圖書資料的特性來設計動線,使整體空間維持和諧平衡的關係。
(2) 減輕噪音干擾:將動線頻繁的區域儘量靠近圖書館的主要出入口,動線頻繁的部門靠近主要通道,採取因區制宜的空間設計,在利用上較具彈性,也具有較好的隔音效果,同時也盡量避免動線重疊時形成的噪音問題。
(3) 配合使用者習慣:出入口和圖書排架設計,能合乎一般人的習慣和找書邏輯,如入館後即設出納流通台、還書箱、諮詢台,預留足夠的走道空間,使出入館的讀者自然地互不干擾。
(4) 標示系統的有效搭配:標示系統可為讀者提供更多空間規畫及設備配置的資訊,協助讀者找書、利用,導引各個館內空間的連續性,提高借閱和使用率。標示牌本身的色彩,會選用對比色,增加讀者使用的辨識性。


六、與空間對話的樂趣


  以往圖書館常給人無聊、書不多、氣氛太莊嚴、不易親近的冰冷感受,以及傳統圖書館給人長排密集的書架群印象,讀者卻坐在剩餘空間的感覺。為了吸引我們的小讀者,圖書館應該提供更能享受閱讀樂趣的空間,甚至能超越在家的舒適感受。
(1) 採光:盡量利用教室或建築物的自然採光,同時改善電燈數量及分佈,以及就分區需求設置電源和光源,兼顧實用、節能功能,也增添了空間燈光層次的藝術氛圍。
(2) 情境對話:從入口到室內、從平面到立體空間,透過入口意象、溫馨的牆面窗簾布置、裝置藝術、造型書櫃等情境安排,提供讀者愉悅的閱讀和使用經驗,賦予更多的想像和感受空間,吸引小朋友駐足流連。
(3) 空間樂趣: 透過有趣的造型設計,有的營造有如秘密基地、窩、隧道等好玩的空間樂趣,讓造型和色彩與小朋友對話、拉近距離;有的結合書店與家的感覺,使孩子更能融入、享受且和閱讀緊密的連結在一起。
(4) 潛在學習:空間布置符合各區特性或主題,當學生浸泡在這樣的氛圍裡,更能增進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如國際教育主題,書區背景及裝置就要能呈現多元文化的面貌和印象;地球日的主題書區、海報、背景布置則要能呈現各年級教學的環境議題和活動。

 

七、圖書館就是生活


  閱讀是一扇通往無限想像的門扉,翻開書本,不論你在世界哪個角落,心靈都可以瞬間飛躍到地球另一端,甚至超越時空,古今中外往返旅行。在日文中,旅行的原意是:「觀看、啟發」。而愛閱讀的人都知道,讀書跟旅行一樣,美好的經驗是會發酵的,它會沉澱為一潭美酒,化為無形的養分,無時無刻在人生旅程中陪伴著你,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我們生命的質量。圖書館如同一群群小小漂鳥的棲息地,滋養他們的心靈和頭腦,小時後建立的閱讀習慣,將可以陪伴他們一輩子,讓閱讀成為生命重要的避風港。
  圖書館因而也該可以是一個匯集創意的生活空間,尤其在地處偏鄉或不山不市的地區,文化活動的質與量相對都市往往是較為缺乏的。因此,不設限的引進各種活動及作品,如說故事、讀詩、朗讀、戲劇、與作家有約、親子共讀、音樂等動態活動,以及閱讀、藝文等領域產出之靜態作品,提供學生表現和創意交流的空間,也是活化圖書館利用的重要目標。

 

八、從這裡開始


  在一翻辛苦、努力圓夢之後,其實真正的圖書館之旅才要展開!圖書館營運成功的主要因素除了設備、空間的完善規畫之外,最重要的還有如何吸引讀者前來使用。然而,台灣的小學圖書館幾乎可以說是「十分鐘圖書館」,學生利用十分鐘的下課時間匆忙到圖書館逛一圈、翻翻書就要上課,而學生放學時,圖書館也跟著放學,實在非常可惜!因此如何呈現出圖書館的引力和重要性,增加班級和學生的使用時機,則是相對重要的目標。例如:
(1) 體貼服務:增加開放時間,使圖書館更具便利性與親和性。例如,小漂鳥圖書館在非常有限的人力之下,運用圖書小志工的制度和協助,多年來一直保持週一至周五全天開放的模式,提供班級和個人隨時可以到館利用,也配合全校性閱讀獎勵制度鼓勵學生到館使用和借還書。
(2) 主動推銷:藉由定期充實圖書館的館藏,以及結合推廣活動,辦理各類型閱讀、說故事、讀者交流及圖書館利用活動,吸引師生經常走進圖書館參與,自然而然習慣到圖書館,愛上圖書館。
(3) 支援教學:結合閱讀課或班級圖書館時間,配合教學課程,讓圖書館成為學生課業學習、老師教學的資源重心。
(4) 使用便利性: 規劃良好的動線和讀者使用流程,使學生能擁有成功正向的使用經驗,不只能提高借閱數量,也能吸引孩子再次回流。
(5) 提升軟硬體及各種服務品質:提供最新出版品、優質館藏、數位科技設備、網路的應用,可以使得圖書館的服務更快更好。
(6) 跨領域學習:與藝文、環境、語文、自然等不同領域的學習結合在一起,是增加更多讀者的另一方式,例如將閱讀戲劇結合,搬進圖書館的舞台,閱讀結合各種議題,提供音樂、戲劇、影片之資訊與服務,期能引導讀者在學習、創作與創新的環境中學習。
(7) 實施圖書館利用教育:
「閱讀可說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工程,有了這項基礎工程,其他學習才得以開始。」國家圖書館館長莊芳榮一語道出閱讀的重要性。培養閱讀要從小開始,讓孩子從小就親近圖書館,學會使用圖書館的方法,之後自然就常去圖書館找資料和書本。因此,實施圖書館利用教育的課程教學,能協助孩子有效利用圖書館,提升他解決問題的信心,走進圖書館的動力也會一次次變多。

  當圖書館成為全校師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們自然就會重視圖書館,而圖書館對於閱讀推廣也是密不可分,最是關鍵的角色。我們衷心盼望,在這一間能旅行的房子裡,在這個能閱讀的落腳處,孩子們能放慢腳步,品嘗讀書樂趣,享受繽紛的閱讀視界。

小漂鳥圖書館照片集

                                               
   
   



附件:全文PDF全文DOC

回到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