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期

2013 年 11 月 5 日出刊

圖書教師電子報粉絲團 

國內外小學及兒童圖書館

 新書資訊、書評及分級

 提供圖書教師好用的網路資源或網路服務

相關資源

徵稿訊息
您是圖書教師嗎?
歡迎將您的寶貴經驗、
心得感想,
或是對圖書館經營、
閱讀推動的任何想法
分享給我們

投稿方式:
1. 文章字數約1000字,請勿超過1500字,超過以1500字計算稿費
2. 若有相關圖片,可以jpg格式附加檔案,隨文章一併寄送
3. 投稿請寄twlyf2009@gmail.com,並於主旨註明「投稿圖書教師電子報」
4. 文章若經錄用,將酌致稿酬,圖書教師輔導團並取得該文所有使用模式及再授權之權利。

香江閱讀湧 寶島風華匯—記2013圖書教師香港參訪

本文摘要

「搭乘圖書教師專機,前往閱讀國度的旅客,請備妥您的專業與熱情,準備出發……」

 

「搭乘長榮航空BR 851班次,前往香港的旅客,請備妥您的證件,準備登機……」

 

        2013年5月14日,何其有幸,能成為圖書教師香港參訪團的一員。帶著興奮又緊張的心情,我們就要到香港「朝聖」!

        近年香港在閱讀推動及課程改革上,早有名聲,在拜讀完《閱讀,動起來2:香港閱讀現場》一書後,便讓我心生嚮往。而在100年圖書教師初階培訓,上了弘立書院與嗇色園主辦可立小學的課程後,對於圖書館「與課程的緊密結合」、「成為學生的學習資源中心」的理念深表贊同與感動,所以我想親赴現場學習。


        此次共參訪了5所不同類型的學校,各具特色,也有好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以下統整幾個觀察到的層面,與大家分享。

一、 課程改革奠基石—制度面
        香港自2000年推動課程改革後,「閱讀」就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方法。無論是學校組織、還是課程架構,莫不依此為中心。
(一) 學校組織:設有課程發展主任,圖書館除了有圖書館主任,另外還有中文科、英文科老師,大家共同訂定相關的計畫。
(二) 課程架構:校本課程中,各科均訂有閱讀計畫,增加使用圖書館的機會。而各科之間協同教學,在開學前就已充分溝通,共同規劃學生的學習。

二、 中心思想引方向—理念面
不管是哪一所學校,圖書館在學校的地位都很重要:
(一) 重視圖書館的功能:學校的支持目標明確,不僅是實體的圖書館,連網絡資源都很充實。
(二) 以學習者為中心:讓學生透過圖書館「從閱讀中學習」。
(三) 支援學習:配合領域支援教與學。
(四) 團隊合作發展:教師心態開放,共同經營圖書館。
(五) 有趣:自然能吸引師生進到圖書館。
(六) 自然而然的發生:在生活中,增加使用圖書館的機會。

三、 專業教師成支柱—特質面
這5所學校的圖書教師們,都擁有值得我們學習的特質:
(一) 專業能力:弘立書院的葉錦蓮老師無論是在課程安排、圖書館經營、經費運用,都能發揮宏觀的思維,專業的規劃圖書館。
(二) 熱心細心:從黃藻森學校的朱容燕老師身上,我彷彿看到臺灣的圖書教師們,推動學校的閱讀從一位非常熱心的老師開始,發揮「關鍵的力量」。
(三) 發展特色:可銘小學的董雅詩老師經營讀書會有聲有色,又開發立體書相關課程,找出屬於自己學校的發展特色。
(四) 策畫能力:循道衛理小學的劉寶珊老師,讓我們看到最自然的下課借書情形,小志工們訓練有素的服務情形,可看出他們細緻的分工,及嚴謹的籌組辦法。
(五) 把舞台讓給別人:此次參訪最讓我驚豔的是培基書院,活潑的分享方式有學生輪番上陣的短劇演出及活動體驗,還有校長、中英文科老師等的分享,但唯一未上台的就是圖書教師,「把舞台讓給別人」,更可看出背後的推手—何伊達老師的用心與平時經營的成效。

        這4天的參訪,讓我的視野及想法又更上層樓,也希望能將觀念及做法帶回學校,產生一些良性改變:
(一) 中心理念:讓圖書室成為「學生學習資源中心」、「教師教學支援中心」,是持續邁進的目標。
(二) 課程統整:重視圖書館功能,圖書資訊利用教育與圖書館活動都應緊扣學習領域,課程之間做好聯繫,能幫助學生學得更扎實。
(三) 教師協同:現在是講求合作學習的時代,老師之間也不例外,有了圖書館當媒介,無論是課程上或生活上,都希望能加強老師之間的合作,進而與圖書館進行協同教學。
(四) 小志工制度:在有限的人力下,小志工可以是很好的幫手,而完善的制度可以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
(五) 師生共同經營:用團隊的方式經營圖書館,邀請校內師生參與,產生成就感與認同感,自然就能吸引更多人加入這個行列。

        很感謝教育部及圖書師教師輔導團給我們這次參訪的機會,香港固然令人羨慕,但我更珍惜臺灣圖書教師們的認真與努力,其實我們若能改變觀念、調整制度(步調要更快些),相信不久的將來,臺灣學子能有更棒的表現!

 

「搭乘圖書教師專機,前往閱讀國度的旅客,請備妥您的專業與熱情,準備出發……」

 

附件:全文PDF全文DOC

回到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