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期

2014 年 2 月 5 日出刊

圖書教師電子報粉絲團 

國內外小學及兒童圖書館

 新書資訊、書評及分級

 提供圖書教師好用的網路資源或網路服務

相關資源

徵稿訊息
您是圖書教師嗎?
歡迎將您的寶貴經驗、
心得感想,
或是對圖書館經營、
閱讀推動的任何想法
分享給我們

投稿方式:
1. 文章字數約1300-1500字,若超過以1500字計算稿費
2. 若有相關圖片,可以jpg格式附加原始檔案,隨文章一併寄送
3. 投稿請寄twlyf2009@gmail.com,並於主旨註明「投稿圖書教師電子報」
4. 文章若經錄用,將酌致稿酬,圖書教師輔導團並取得該文所有使用模式及再授權之權利。

從瑞典童書介紹指引思想圖書教師

本文摘要

瑞典童書作家認為為教育而設計的藝術是不好的藝術,但優良的藝術本身常深富教育意義。童書的目的是讓孩子的生活世界中「享受閱讀」有個位置。

        在重視圖書館經營的國家參訪經常有驚喜。不久前到荷蘭公共圖書館童書區書架,有一本瑞典童書引介(Swedish childrens’ books),由兩位瑞典作者Marriane von Baumgarten-Lindberg 和Ulrika Lsaksson合著。在歐洲圖書館界,這種交換甚至提供有興趣的民眾取閱的流通在歐洲普遍常見。透過這些精美的介紹,不但了解各國發展童書現況,還可學到不少教育觀念。

  
        以前敘述瑞典引介而言,作者指出瑞典每年出口國外的書籍有三分之一是童書(從近年台灣講的文創而言,這不就是文創成就嗎?)各國各有文化背景,為什麼瑞典童書風行他國呢?因為北歐向來將兒童當成獨立個體悉心平等以待,這是普世價值,所以不斷有值得他國借鏡之作。如作家Kerstin Kvint的看法是「因為瑞典童書反映了對孩子的深度尊重」。


        該指引介紹發展童書對兒童行為現象與養成的觀點,作家AstridLLindgren在書中展現孩子的強處與脆弱處境,但不論何者,將孩子的處境看成大人的責任(their reality, our responsibility)。瑞典童書作家認為為教育而設計的藝術是不好的藝術,但優良的藝術本身常深富教育意義。童書的目的是讓孩子的生活世界中「享受閱讀」有個位置。又說,童書協助養成人性正向與民主的生活風格,並提供讓孩子感覺到活於安全、自由。不只如此,孩子還學到幽默和多樣感知能力。


        至於童書內容除了想像力豐富的童話外也有很多啟發性十足的實用書籍,例如怎麼修汽車蓋房子,還有趣味插畫與非正式語言來談死亡,從孩子的角度提問題,幫助孩子認識事實但不害怕。指引手冊還介紹許多瑞典童書作家是怎樣發展出豐富的寫作成就,有的作家一開始是為病床的孩子一天講一個故事而來。幫助孩子的過程孩子受惠,也發現自己有這方面的天分。這和不講就要被殺掉的「天方夜譚」都是起於為人講故事,但是溫馨與恐懼是多大的對比。


        學校不能教所有的知識,教室情境也未必適合所有人學習,但豐富的童書在孩子自主意願下可供探索世界。又藉共同閱讀從小鼓勵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進而表達對未來的夢想和對事情的看法。這是公民社會成員的建造基礎。為了吸引兒童,插畫當然很慎重。瑞典童書插畫可說進入藝術化境界,追求將戲劇舞台和表演原理融入。


        晚近幾年瑞典特別積極發展給零到一歲小孩看(point and say)的嬰兒文學書籍,並致力創新與藝術化。因為這時孩子開始探索整個宇宙,要為所見的命名。語言協助我們組織和分類眼見的各種事實。「這時孩子擁有一些適合的專書就像那些玩具一樣重要」。但point and say型書籍是各種書籍中唯一孩子與別人可以一起共讀的書,藉之探索新知。閱讀對幼兒是重要的文化活動。而且大人給幼兒什麼,他們就得到什麼。「這時他們沒有任何限制,一般這階段的孩子總是熱情積極的回應和參與得到文化活動」,是最好的學習機會。


        以上是一點瑞典童書概況,但這和圖書教師有什麼關聯呢?從上面介紹至少我們被提醒:圖書教師款待(我用這樣的詞)小學生閱讀不是只為了升學競爭力,固然他們可以得到新知,但也是為了培養表達和分析應對的能力。我們常看到北歐的孩子侃侃而談,其實這是生活中充分尊重和透過閱讀提前參與了幼年還未親身經驗的世界所致。而圖書館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這裡指的不是硬體而是在圖書館裡服務的人。服務者自己內心要有個服務圖像,知道自己服務的意義和對象的特性。這樣碰到不同的資源條件和不同的孩子就能因人因地制宜。


        其次,我們透過書籍和插畫,帶來美好的閱讀經驗,這樣閱讀變成許多生活活動選項中很值得投入的一項。在閱讀中孩子體會到受尊重,自然也知道什麼是對別人的尊重。再者,不小看孩子的學習能力也不輕看孩子的熱情,讓他們有無限大的世界可以探索。發展嬰兒文學重點不在「贏在起跑點」這種非常功利無安全感與自信的動機,而是對人的價值與潛能的尊重。否則又是災難一場。


        但有了更豐富實際的觀念來營造建構學校圖書館閱讀情境與活動時,最重要的還是在陪伴和設計的老師。在台灣,不論父母或老師,往往希望孩子這樣那樣,最好按一個按鈕就達到大人心目中理想的樣子。可是人被創造在關係裡,人需要從美好的人的關係成長,大人是如此,小孩更是如此。孩子進入閱讀的世界的第一步還是從友善熱情又讓孩子感覺到「你理解我」開始。或許今年我們圖書教師發展的不只是新科技設備和圖書資源,而是更多服務價值和人味,本於理解閱讀對兒童的意義的認識,進入孩子的世界當個好「牽手」。相信圖書教師會更看到自己的價值!

 


附件:全文PDF全文DOC

回到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