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期

2014 年 10 月 5 日出刊

圖書教師電子報粉絲團 

國內外小學及兒童圖書館

 新書資訊、書評及分級

 提供圖書教師好用的網路資源或網路服務

相關資源

徵稿訊息
您是圖書教師嗎?
歡迎將您的寶貴經驗、
心得感想,
或是對圖書館經營、
閱讀推動的任何想法
分享給我們

投稿方式:
1. 文章字數約1300-1500字,若超過以1500字計算稿費
2. 若有相關圖片,可以jpg格式附加原始檔案,隨文章一併寄送
3. 投稿請寄twlyf2009@gmail.com,並於主旨註明「投稿圖書教師電子報」
4. 文章若經錄用,將酌致稿酬,圖書教師輔導團並取得該文所有使用模式及再授權之權利。

台灣,準備好了嗎?──2014年香港中學圖書館參訪心得

本文摘要

台灣中學教師推動閱讀的能力,只發揮了10%,香港的閱讀教師則發揮了100%。香港的教改就像LUCY電影中的CPH4,讓整個教育體質脫胎換骨,開發的不只是學生的大腦,還有香港的未來。

 

 

     台灣中學教師推動閱讀的能力,只發揮了10%,香港的閱讀教師則發揮了100%。香港的教改就像LUCY電影中的CPH4,讓整個教育體質脫胎換骨,開發的不只是學生的大腦,還有香港的未來。
    以下敘述香港的閱讀推動值得我們借鏡之處:

一、 提高圖書館的位階
在台灣,國中的圖書館大都被定位於「休閒」取向,讓學生在繁忙的課業中有書本可以借,聊以填補一些學習上的空白時光。再積極一點的,會提供諮詢;更好一點,就是扮演教學資料庫的角色,等待師生上門來挖掘。圖書館管理員通常由設備組長兼任,大一點的學校有幹事協助編目、處理借還書之類的事務。設備組長有自己的教學及行政工作要忙,圖書館幹事也大多沒受過圖書館業務的專門訓練,能夠讓圖書館維持進書、借還書正常運作,已經算竭盡所能。
香港的圖書館館長,在編制上位列「主任」,而且有一到兩位教職員佐助,在位階及人力上,就比台灣更能發揮。因為位階高、人力夠,圖書館主任可以協調各科教師進行閱讀教學,規畫圖書館利用課程、訓練工讀生拓展圖書館業務、提供足夠的資源支持中、英文的學習……等。簡單的說,香港的圖書館,就等於台灣一個小型教務處。

二、 實用取向的館藏
香港的圖書館書庫比起台灣來,並不見得特別大;但藏書卻比台灣的精而實用。台灣很重視藏書量,但支撐這些漂亮數字的,是一大堆沒什麼人看的大部頭套書、政府文宣、機關團體贈書、老師挑選主題正確的書……等。這些書不是沒價值,但是有很多對中學生不實用,他們也不愛看。這些書往往佔了書庫三分之一以上的空間,而且書皮塵封,內頁如新。
香港中學有一個很有趣的活動:你買書,我付錢。老師帶著學生去各大型書展、書局,學生選擇他們愛看的書,經老師認可後,由學校買單。這確保了圖書館的藏書有一定的品質,還有很高的借閱率。除了書之外,就是琳琅滿目的影音媒體,流行音樂、古典音樂CD、賣座電影、舞台表演DVD……等,吸引了不太看書的學生進入圖書館,也幫他們的父母省下不少追逐流行的錢。地狹人稠的香港,沒有太多空間放置多餘不用的東西,從館藏就可見一斑。

三、 有效率的英語教學
香港八所大學,幾乎都採用全英語教學,這對中小學的英語教育,產生指標性的影響。為了讓學生在讀大學後能流利的使用英語,他們有以下的措施:
1. 小學每週英語的時數,跟中文相當
香港以流利地使用「兩文三語」(中文、英文、英語、粵語、普通話)為目標,自小學起就落實英語教學。回台灣的飛機上剛好看到報導,香港的國際書展開幕,許多家長花了幾萬港幣買了許多英語童書。台灣的家長也重視英語學習,但同樣的錢,他們是花在補習班上。兩岸的英語教育,從小學階段就走上不同的方向,效果當然也大不相同,只要看看台灣大學生的英語能力就知道。
2. 英文書分級分類
香港中學的圖書館,英文書和中文書的藏書量,幾乎一樣多,而且也有很高的借閱率,這得歸功於老師的努力。圖書館除了大量購置英文書之外,還召集了英語老師,為每本書依照字彙、內容分級、分類,再於書背貼上不同顏色的級別、類別標簽。學生可以輕易根據標簽的顏色,找到適合自己程度與興趣的英文書。
3. 每週一到兩節的英文閱讀
圖書館主任會跟英語教師配合,每週安排一到兩節的英文閱讀課。圖書館事先就將書箱準備好,裡面是英語老師指定,適合這一班不同程度的英文書,以便每一位學生都能拿到消化得了的書籍。就跟培養良好的中文閱讀能力一樣,要增強英語的閱讀力,絕對不能只在課本、參考書、講義、考卷上打轉,廣泛地閱讀英文課外書,讓學到的單字、片語、文法……成為生活上慣用的溝通工具,語言的學習才能落實。台灣的中學生會考英語,但英港的中學生會用英語。

四、 關心國事、天下事的「通識課程」
香港的教育,以培養未來的「國際人」、「文化人」為主要目標,因此很重視培養孩子的國際觀與資訊應用能力。所謂「通識課程」,很接近我們的公民教育,但實施地更即時而徹底。通識課沒有固定的教材,國際上的大事,社會的重要議題,就是教材。通識老師會選擇適當的事件或議題,帶到課堂上和學生討論,研究事件的來龍去脈,影響與發展。圖書館就扮演了資訊提供與應用的角色。老師會指導學生去圖書館找相關的書籍做研究,在線上查資料,分組討論與發表。
中一到中三的學生,要有一份內容和形式都很可觀的書面小組報告,中四到中六的學生就要有個人的研究報告。摘要、分析、整合、批判、應用、創造,這六種重要的閱讀能力,就在訓練學生做研究報告的過程中培養起來了。

五、 訓練圖書館志工
台灣有很多愛心媽媽到圖書館做志工,有效地紓解了圖書館人力不足的壓力。香港沒太多的媽媽可以做這樣的付出,所以圖書館志工的人力來源,就落在學生身上。
香港有很多中學是由教會辦的,教會也把他們的謙卑、服務、奉獻的精神,帶進教育來。暑假中我們這些參訪者沒看到太多的學生,但從圖書館的學生志工身上,我們看到了這樣可貴的人格特質。這些學生志工除了辦理一般的借還書之外,還能規畫、執行圖書館的推廣活動,設計相關的海報,為來賓做圖書館業務的簡介與導覽……。沒有例外的,每個學生志工都溫文有禮,應對合宜,對自己的工作抱著高度的熱忱與敬意。這是因為想當志工的學生還得通過層層測試,包括應對能力、文書處理能力、對壓力的承受度、是否有開放的心胸從事團隊合作、傾聽與分享……等,能夠「考上」圖書館志工而且受訓完成進館服務,是一項很高的榮譽,所以這些學生們很以身為圖書館志工為榮。

六、 和各科結合的閱讀教學
香港圖書館把自己定義為各科教學的後盾,和每一科都做有計畫的配合。舉例來說,當地理科教師決定這學期要做「颱風」的專題閱讀時,圖書館就會將和「颱風」有關的課外書找齊,在和地理老師約好的時間提供給學生閱讀。然後就是和地理老師合作的閱讀指導、心得分享、學習單寫作等。
台灣學生課外閱讀的量其實不算少,但普遍犯有「閱讀偏食」的毛病,不只是偏好在故事、小說,而且是只對某一類題材有興趣。長期下來,儘管讀的量不少,但只侷限在一個狹窄的範籌,對語文的應用、知識的增長、思想的啟發、文化的浸濡等沒有太大幫助。香港中學的課外閱讀和教學緊密結合,不同類科的書籍提供了心智成長所需的各種養分,從中學階段就為未來的國際人、文化人做準備。
       

    台灣孩子未來的主要競爭對手,絕對是整個亞洲地區,包括來自上海、香港、新加坡、南韓……,誰能掌握、應用、創造最新的資訊,誰就是最可能的贏家。這場資訊大戰中,閱讀能力成為重要的關鍵。台灣的電視廣告,三分之一都是網路遊戲,顯見這裡面有多大的商機,多少的青少年用戶。強烈的聲光效果和刺激的競爭殺戮,耗損了多少台灣青少年寶貴的學習時光!在香港四天的參訪中,卻很少在電視上看到這種遊戲廣告。當彼岸的孩子在盡量利用時間求知若渴地汲取知識,成為未來強勁的競爭對手之時,台灣的孩子做了哪些準備?


附件:全文PDF全文DOC

回到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