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書」更重要的事
身為圖書館教師,我常在想:要怎樣鼓勵學生利用圖書館?要怎樣讓學生喜歡上閱讀?天天思思念念的,除了閱讀教育的推動,還有圖書館利用教育的落實;當然,更想要的是,跟上級單位多要一些經費,多買一些新書,把圖書館佈置得美輪美奐。不管是以前的圖書館改造計畫,或是現在前瞻計畫中的社區共讀站,更是投注大量的經費在建設新的圖書館,盼能創造舒適的閱讀空間讓學生「享受閱讀樂趣」。
但是,在香港小學圖書館參訪之後,我看到了在圖書館中比「書」更重要的事。是什麼原因吸引孩子進入圖書館閱讀?是什麼原因讓全校教師和圖書館活動相互搭配?是什麼原因讓圖書館成為學校課程的重心?因為有「人」。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是「人」活化圖書館內的書籍。我在香港圖書館看到了比「書」更重要的「人」—香港的「圖書館主任」。
一、規劃全校圖書館利用課程的宣基小學
宣基小學設計有學生的閱讀記錄冊,圖書館主任更規劃全校的圖書館利用課程;他們並沒有依據任何政府規定的圖書館利用課程,而是校內教師一起合作規劃,依據各年級課程目標所設定。這樣的課程不會只是圖書館主任一個人的意見,我們看到了圖書館教師與全校各年級教師在暑假備課時的討論與合作。
更令人驚訝的是,學校一年舉辦二十五次的主題書展。原來是圖書館配合各年級的課程進度,當課程進行到某一主題時,有圖書館教師尋找圖書館內相關主題的書本,立刻規劃為主題書展;而任課老師更在課程進行時,鼓勵學生到圖書館來進行主題書展借閱。我們看到圖書館主任與各年級教師的協同合作,讓學生在課程學習時,隨時有更多的補充資料進行閱讀(中英文皆有)。
在宣基小學,因為圖書館主任與全校教師的合作,讓圖書館更具活力。二、創意無限,小書創作的可銘學校閱讀結合STEM會激起什麼火花?可銘學校的圖書館主任,不只推動校內閱讀活動,更是繪本小書製作高手;更不僅只是製作繪本,還結合STEM,讓小書「有聲有色」。而STEM的教具是搭配各年級的課程,讓學生透過動手做的教具材料包,加深學生對課程的認識。這樣的學習方式,比只是硬記教科書的內容或欣賞影片更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承先啟後,規劃再造的協和國小
協和國小的圖書館主任應聘到校只有三個月,她擔負起圖書館承先啟後,規劃再造的任務,從她的活動規劃中,我們看到了她的努力。她將圖書館的空間重新規畫排列,透過分類法排列,讓學生更利於找到自己想要借閱的書籍;她規劃各年級的跨學科主題書展,讓學生活用圖書館藏書;她訓練圖書館小志工,協助圖書館書籍的整理上架與圖書館導覽活動;身為新任圖書館主任,她把過去學校的經驗再次發揮,就是希望營造給學生一個嶄新的閱讀空間。
看到協和國小圖書館主任的努力,一切都能感同身受;臺灣圖書推動教師同樣無怨無悔的努力經營圖書館,只盼吸引學生的目光,大聲地對孩子說「歡迎光臨」! 在參訪的學校中,我們看到的不只是圖書館的硬體設備,還有規畫圖書館課程與活動的靈魂人物—香港圖書館主任;看到她們活化圖書館書籍,整合圖書館資源,結合全校教師設計各年級課程所創造出來的閱讀氛圍,令人折服。四天的香港小學圖書館參訪活動,看到了這麼多新鮮的事物,但我卻老是想到「自己」可以怎麼做?是呀!「我」可以做什麼?把自己變成比圖書館的書更重要,是身為圖書館教師的另類目標。
附件:全文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