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期

2014 年 12 月 5 日出刊

圖書教師電子報粉絲團 

國內外小學及兒童圖書館

 新書資訊、書評及分級

 提供圖書教師好用的網路資源或網路服務

相關資源

徵稿訊息
您是圖書教師嗎?
歡迎將您的寶貴經驗、
心得感想,
或是對圖書館經營、
閱讀推動的任何想法
分享給我們

投稿方式:
1. 文章字數約1300-1500字,若超過以1500字計算稿費
2. 若有相關圖片,可以jpg格式附加原始檔案,隨文章一併寄送
3. 投稿請寄twlyf2009@gmail.com,並於主旨註明「投稿圖書教師電子報」
4. 文章若經錄用,將酌致稿酬,圖書教師輔導團並取得該文所有使用模式及再授權之權利。

我看見…因為悅讀,所以閱讀,更要越讀!

本文摘要

圖書館主任扮演關鍵角色,讓教學與館藏之間有所交集,不僅是書籍提供的存在,還能夠提供服務諮詢、課程指導、活動體驗讓圖書館更能發揮支援教學之功能。

 

 

      2010年踏入國教院五天閱讀教學研習,開啟了一連串的教學改變,讓學生做中學,培養「悅」讀氛圍,擔任閱讀教師接受教育訓練後,指導學生能夠利用策略「閱」讀自學。今年獲得通知香港參訪資格審查過關,欣喜啟航伴隨忐忑:我,回來後呢?如何超越?

一、看見:

()共同特點:

1.閱讀推動著重中英文

2.推動數位閱讀

()各校特色:

1.吳祥川:閱讀課程設計(圖書館主任=閱讀教師,上全校閱讀課)

2.聖三一堂

-->與中英兩科課程協同(圖書館暑假與學科教師確認教學單元進度,配合課程單元設計主題書箱,由學科老師進行課程)

-->閱讀分級:英文6(書與學生),邀請領域老師協助分級;中文分長、短篇

-->規劃全年閱讀時間表(一學期每班7-8)

3.培基書院:

-->空間設計佳

-->學生志工培訓專業企業化

a.志工專業職稱:圖書館管理員

b.分三階:-->-->(紅,最高為高中生僅2)

c.必須甄選,每進一階再考一次

d.工作內容: 學校閱讀活動設計、圖書館海報設計、新書入館處理、參訪團體導覽及前置作業流程設計

4.北角協同中學:

-->圖書館網頁設置

-->通識科協作:每科皆有IES課程,圖書館提供訓練SOP、辦理比賽

-->階梯式書架:可保留校園美景窗觀看、取光

                  

 

二、反思

 ()「越」讀方程式一:聚焦

1.教育方向明確

    四所學校圖書教育內容設計完全扣緊政策執行(如圖一),閱讀為基石,推動英文閱讀分級學習;中學開始培養專題寫作能力,各學科皆涵蓋其中。學生思維訓練由讀開始,進而能夠組織歸納評論,同時兼顧學生能力不一,方向單純,教師能夠著力於教學內容的增能及設計,學生也清楚學習重心。相較於台灣教學現場含括:國防教育、海洋教育、本土語教育、防災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毒品危害防制暨租稅、性別平等……學習的確需要廣度多元視野,然而最核心的學習主軸,究竟要學生帶得走的能力為何?他山之石是我們要思考的地方。



                圖一 香港閱讀教育指標

 

2.閱讀教師功能專業   

      香港閱讀政策概念(如圖二),圖書館教育與學校教育互為學生學習的重要環節,設置圖書館主任之措施,扮演關鍵角色,讓教學與館藏之間有所交集,不僅是書籍提供的存在,還能夠提供服務諮詢、課程指導、活動體驗讓圖書館更能發揮支援教學之功能。如神託會培基書院特色:團隊合作、專業經營、學生參與深入。



                             圖二 閱讀政策概念

 

      臺灣國中領域近兩年設置圖書教師一職令人雀躍,可惜政策除了減授鐘點明確,其他相關配套尚在可有可無的模糊地帶,參與試辦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計畫的圖書教師,也經常身兼數職,定位未能獲得學校相關單位重視,主政者重視閱讀教育活動之學校大張旗鼓,反之讓閱讀教師難以說服推動。   

      香港圖書館主任需受兩年專業訓練,能夠將圖書館資訊融入課程,進一步與個學科課程協同,長時間累積,各領域教師皆能推廣達到「什麼都可學。」反觀台灣圖書教師專業訓練後,有些學校單位不瞭解圖書教師減授鐘點的背後意義,新年度再換新手閱讀教師,根本無法將教育訓練所學付諸實際閱讀推廣行動,十分可惜,且圖書資訊利用教育專業訓練多以小學為主軸,希望教育部把『圖書館主任』視為重點政策項目,持續規劃並提供國中小圖書教師專業知能之進修或學程。 

()「越」讀方程式二:組織

1.    1+1>2

      組織教師能力近來臺灣教育界呈現許多創新教學,學習新名詞如雨後春筍般:心智圖、翻轉教育、學習共同體、提問教學、合作學習、學思達、問思教學、圖像組織……無非希望傳統講述教學模式改變,將學習的主體交與學生,讓學生能夠真正擁有帶得走的能力。然而有時候會覺得彷彿「潮」一陣子,尚未全然明白或有些老師根本未踏入,又來一個「潮」法子。臺灣許多老師能力、創意十足,只是獨立個體者多,大學教授願意與中小學老師進行教學工作坊,然而卻常侷限部份,而非全體,好的教學方式缺乏傳承及脈絡、教學現場與行政命令平行,然而相較香港學校藉由大量蒐集國內閱讀推動的經驗及資料後,過濾、整理、分析,進而規劃出更紮實的閱讀教育架構與課程,落實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能號召媒體一同加入行列,由上而下強而有力的教學組織夥伴,共同備課,建立課程發展的輔導人員,我們能否建立有系統、層次清楚的教育架構?

2.    1&1=廣度:組織學生能力   

      香港從中學一年級以「探究學習」做為課程中的學習任務,為專題寫作初階,同時與多元的課程內結合,分組專題製作,圖書館提供各類型寫作方法、安排專題研習、建立協作平台,到中四、五年級有能力獨立完成。曾經參與北北基桃四縣市小論文專題比賽,選手提出問題,尋找、分析並比較相關資訊,最後獲得問題的結論,為期半年的時間,集中少數學生的訓練,若能廣泛融入課程,讓學生人人有機會以自己建構意義的方式做課程的加深加廣學習,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而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能力需要培養過程,十二年國教特招考試喊出加考小論文寫作,然而我們的課程中並沒有完整的配套,看到他人豐盛成果之際,是否該想想如何耕耘?

三、「閱」「越」欲試   

      感謝教育部辦理國中圖書教師參訪香港的計畫並提供經費補助,四天的行程豐富充實,更要感謝本次參訪團團長台灣師範大學陳昭珍教授,精心規劃本次行程,同時慶幸與臺灣各地閱讀教師交流,除了點燃的熱情,有效的策略必須落實,心中盤算著今年度如何活用香江的閱讀教育?如何超越?目前已著手進行協同各學科加入課程設計,獲得百分百的支持,我依然惦記著初衷!


附件:全文PDF全文DOC

回到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