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 期

2024 年 4 月 15 日出刊

圖書教師電子報粉絲團 



CIRN-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
 

徵稿訊息
您是圖書教師嗎?
歡迎將您的寶貴經驗、
心得感想,
或是對圖書館經營、
閱讀推動的任何想法
分享給我們

投稿方式:
1. 文章字數約1300-1500字
2. 若有相關圖片,可以jpg格式附加原始檔案,隨文章一併寄送
3. 投稿請寄twlyf2009@gmail.com,並於主旨註明「投稿圖書教師電子報」
4. 文章若經錄用,將酌致稿酬,圖書教師輔導團並取得該文所有使用模式及再授權之權利。

閱讀型態的多元與改變

本文關鍵字:教學經驗分享數位閱讀

本文摘要

        閱讀是所有學科之母,也是一門顯學,這幾年有幸擔任與讀寫推動相關的工作,讓我深知,閱讀不僅影響學習表現,更影響到人格發展、親子關係等。而這幾年,閱讀的趨勢與型式,也隨著3c的興起,產生了不同的風貌。

      閱讀是所有學科之母,也是一門顯學,這幾年有幸擔任與讀寫推動相關的工作,讓我深知,閱讀不僅影響學習表現,更影響到人格發展、親子關係等。而這幾年,閱讀的趨勢與型式,也隨著3c的興起,產生了不同的風貌。

      綜觀這十多年來的閱讀趨勢,我真的發現,閱讀的型態已經產生了變化,也確實在教學上,產生了些微的影響。十多年前,初接觸閱讀時,大量強調「悅讀」,不可否認,那是一種心態上的接受度。進而,慢慢產生了「課文本位閱讀理解、文本分析、問思教學」,期待老師可以在學生都共有的文本基礎上,進行閱讀教學、提問教學、問思教學等。而近年來,更強調閱讀理解、閱讀素養,再隨著資訊時代的來臨,關於數位閱讀、雙素養閱讀,以及新課綱、118課綱強調的「生活情境」,都在在成了影響閱讀方向的因子。

      就以「生活情境」融入閱讀課為例,我將那次的主題,鎖定在「讀寫生活」。在我的閱讀課中,我曾經這樣安排的。有一次,我帶著孩子讀懂廣告單的內容,包括活動宣傳的理念、時間、地點、活動項目、主辦單位、交通方式等。我發現,在大人看似容易的紙本廣告單,有些孩子卻無法清楚掌握廣告單所要表達的重點。例如,我問孩子:「你可以說出活動的主辦單位是哪裡嗎?」、「你知道為什麼有大地圖與小地圖呢?」、「你覺得文宣所呈現的資訊夠清楚嗎?」…。

      在那次的紙本閱讀過後,我接續請孩子拿出平板,開始查詢,進入到近年來推動的數位閱讀; 所以孩子要找該活動的相關網站、活動資訊等。我給孩子的題目,包括:「請幫忙查查看,從學校出發到活動會場,應該如何規劃?何時有公車?路線是幾號?」、「請幫忙查看看,這個活動去年、前年也有辦過嗎?主題分別是什麼?」。問題來了,這時候,有孩子提出疑問:「老師,要打什麼關鍵字呢?」、「老師,相關的網站好多,到底要閱讀哪一個?」、「老師,我和同學找到的介面怎麼不一樣」、「老師,這裡竟然出現英文網站,我讀不懂呀…」。這就是電子閱讀可能產生的教與學的問題,也是我們在課堂中要去指導的,包括:「如何下精準的關鍵字詞、如何判斷何者為官方網站、如何篩選正確並歸納及統整內容…」。那一堂課,我們運用了紙本實體與數位載具,創造了一堂很不一樣的閱讀課。

      後來,有幾次到校外分享的經驗,我與一些圖書推動教師分享,也許我們在規劃閱讀課時,可以將「生活閱讀、數位閱讀」整併在一起。後來,有一些老師回饋給我,告訴我他們的閱讀課也豐富起來了:「我開始帶著孩子嘗試不同面向的閱讀,例如閱讀車票、說明書,再輔以數位方式深入查詢」、「上次我們閱讀食品標籤,這次學測作文題目竟然就是『標籤』,完全命中題目」、「我們學校的閱讀測驗,也慢慢改變文本類型了」。我也常常告訴師長和孩子們,現在的閱讀內容,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記敘文、說明文、小說、漫畫,而是可以擴及到與素養結合的閱讀生活,而這也是近年來,無論是國小學力檢測,或是國高中的大考,所呈現的命題趨勢。

      在閱讀學理上,有一「雙閱讀素養」,這也是目前清華大學團隊致力於推動的方向,顧名思義就是希望老師可以帶孩子一起學習「雙閱讀」,包括「紙本實體」及「數位載具」。這精神,不僅僅是表面的閱讀與訊息擷取,而是孩子可以提出自己的好奇與疑感,再將這些在網路上查找出來。行有餘力,可以再將這些歷程與發現,撰述成文,做到最終的讀寫平衡。而經過了這樣的歷程,我發現孩子們的「寫作能力」變好了,因為很多的環節都是孩子自己探究、自己與同學或文本對話,當孩子對文本有感,要產出文章自然而然就不難了。

      隨著科技時代的來臨,閱讀的型態也會跟著改變,但不變的,都是閱讀的精神。尤其走向跨領域的數位時代,孩子除了該具備閱讀素養,更該接觸生活,在生活情境中找到閱讀的素材與樂趣。

附件: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