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閱讀活動對延緩老化的幫助


周傳久資深記者 聯絡作者

閱讀不僅能夠提升我們的心靈素質與學養常識,甚至對身體健康也有相當大的助益呢!根據國外學者的研究顯示,閱讀活動能夠幫助延緩人類的老化現象,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閱讀是一生的志業,你我都應更加重視!

  在台灣,如果提倡閱讀,可能立刻引來各樣負面聲音,包括教育程度不夠、眼力不好、沒興趣、沒這個習慣等很多理由。但加拿大學者Keith Oatley在New Scientist發表新的研究已經顯示,閱讀可以延壽,很可能對老化延緩失能最重要的活動要從閱讀開始。閱讀保持眼睛運動和腦力,腦力影響注意力、四肢能力和情緒管理。頭腦是人的重要器官,需要不斷刺激和挑戰,而閱讀是很好的刺激方式。

  冰島學者們據此甚至在北歐公共圖書館季刊說,公立圖書館今後應視為健康中心,而閱讀可視為人的多種主要、必要「運動」之一。我們可能要更重視閱讀推廣了。同篇文章並介紹失能老太太常進行肢體復健,但一段時間後感覺自己閱讀難以集中注意力,後來除了體能活動又同時參加學習課程,逐漸恢復閱讀能力,又改善記憶和注意力。她認為主觀上閱讀活動比其他活動更有助維持生活能力。在冰島還有圖書館裡的讀書會已經維持二十五年,主要在夜長的冬天進行,有些人從創會時就來參加,現在已經一百歲還在參加。

  加拿大學者Keith Oatley認為小說又比其他類書籍更有助維持心智能力。原因是小說得到別人的故事和回憶,短時間進入另一個人的生活情境,拓展閱讀者的生活視野,對行動越來越緩慢或範圍越來越小時等於延伸雲遊範疇。尤其是選讀自己喜愛的小說時對腦部訓練效果更好。讀過的可能隨時無意又在腦中重現。只要注意眼睛不要過度使用。有時可以看一些然後閉眼默唸或大聲唸也很好。另外,研究還認為閱讀小說的人比較容易產生同情心和生活熱情。研究者自己在研究進行到此時也懷疑雞生蛋、蛋生雞之爭議,也許受測者本來就比較有同情心和熱情才選看小說。於是又另外以記錄性文章和小說做控制對照研究,還是支持原先假設。

  其實在以上論述之前,丹麥就已經有「一天一本書、失智遠離我」的說法。但到底甚麼樣的小說叫做最適當則還有待進一步討論。至少到圖書館閱讀是花費很少但是對健康有幫助的活動,而且在這裡是最不需要考慮階級性別的地方汲取需要。若是真要鼓勵老人或有其他視障等閱讀障礙者使用,還可準備些輔助器材,這在今日科技發達之際已經不是很大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教育界正要發展的代間學習很可以根據以上觀點設計共同閱讀與討論活動,這樣孩子的閱讀活動也可成為長輩的祝福。

附件:全文PDF全文DOC

回頁首

感動閱讀──「不一樣的美好」主題書展


陳貞伎台中市潭子區潭陽國小 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 聯絡作者

台中市的潭陽國小舉辦了一場不同凡響的主題書展,名稱就叫「不一樣的美好」,藉由適切的書單挑選、專題講座、體驗活動等安排,讓孩子們能親身感受、深刻體會生命教育的真諦,也讓我們了解到,原來閱讀的延伸可以如此深入、如此讓人感動。

  本學期配合輔導室特教宣導,結合本校圖書館舉辦「不一樣的美好」主題書展,這次書展的目的是希望增進全校師生、家長對特殊教育學生之瞭解與接納、培養孩子互相尊重的態度、促進良好人際互動關係,並藉此鼓勵小朋友閱讀多元類型的書籍,此次展覽書目如下:



  在書展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對於展覽書籍的閱讀率提升不少,除了上課時間,很多孩子也會利用下課時間到圖書室閱讀,頓時圖書室人潮川流不息變得熱鬧許多,再藉由各班老師的導讀,學生對於展覽的書籍特別感興趣,有些孩子告訴圖書義工媽媽,希望書展結束能預借主題書籍,好好的詳讀書中的內容;此外搭配輔導室舉辦專題講座,邀請到口足畫家謝坤山先生蒞校演講(原本較少學生借閱的書籍《我是謝坤山》,因為作者現身校園的關係,館內架上藏書共5冊,全部被學生借走);也邀請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蒞校宣導特殊教育,在活動當中讓孩子看到這世界上有一些跟自己身心狀況不一樣的人,他們用堅強的意志力、樂觀豁達的態度,一樣可以過著美好幸福的人生。

  最令人感動的是,在這主題書展覽期間,看到很多老師非常用心的在班上導讀主題書籍,更細心的引導孩子進行學習單的習寫與創作,尤其在體驗活動項目「畫一張人的臉」──孩子透過閉眼作畫、用嘴含筆作畫、用腳夾筆作畫,或用其它方法體驗肢體障礙的作畫方式,親身去感受身體遇到障礙時的不便,同理這些「不一樣的美好」朋友們的學習艱辛歷程。

  當孩子看到自己完成的畫作,有的臉五官歪斜;閉眼作畫的臉更是支離破碎,五官都無法就定位;用嘴含筆作畫,口水直流、嘴巴很酸…。孩子們完成此學習單後,深刻體會到當肢體有所缺陷時,要完成一件簡單的事,也會變得困難重重。在孩子習寫的學習單心得裡發現,經由這樣的體驗,讓孩子更懂得感恩父母賜予他們健康的身心,也讓他們更能珍惜自己的身體;而對於那些「不一樣美好」的朋友、同學或親人,更能以包容、欣賞的角度去面對他們,進一步的以尊重、關懷的方式去對待、協助他們。藉由這項活動,相信「愛、包容與尊重」,已在孩子的心靈扎根發芽。

  看到此次活動的成效,個人深感主題書展的目的,不單只是提升孩子閱讀的風氣,若能將有意義的書籍內容,落實於日常生活中發展良好的品格,誠如本校的願景──敬天愛人、情溫德美、樂做知識人,這才是閱讀的最終目的吧!

  有了這次書展的經驗,讓我在推動閱讀的方式上有了新的思維,希望經由舉辦不同主題的書展,能找出更多的好書,再藉由老師的導讀,可讓部分原本對閱讀較沒興趣的孩子有了閱讀的方向,搭配不同的學習方式例如:有獎徵答、學習單、回饋單敘寫、舉辦專題講座…等,提升孩子閱讀的風氣及寫作的能力,讓圖書館內的每一本書都有機會成為書展的主角,也讓孩子的閱讀不偏食,能涉略更多類別的圖書,發揮圖書館最大的效益,讓圖書館成為潭陽書香的天地、知識的泉源,更是培養孩子良好品格的永續資源。

活動花絮影像記錄:

不一樣的美好書展海報


書籍陳列


書籍閱讀


謝坤山先生──生命教育專題講座


信望愛特教宣導活動


特教影片教學


書籍導讀


學習單體驗活動:閉眼作畫、嘴含筆作畫


學習單作品


附件:全文PDF全文DOC

回頁首

新型閱讀指導策略—鼓勵閱讀法之實例介紹


蘇懿禎東京大学教育学研究科 図書館情報学研究室 聯絡作者

閱讀推動的方法百百種,對於孩子而言,透過遊戲的方式來進行也許能收相當好的成效。本篇文章中,作者介紹西班牙莎爾特女士所提出的「鼓勵閱讀法」,並簡略介紹三種具體的活動方式,分別適合中低高年級,供各位閱讀推動教師們參考、交流。


  目前臺灣推行的閱讀指導策略,多半還是停留於預測、提問、連結等策略,但限於時間因素,以及考慮到指導過程是否淪於枯燥乏味,我建議可採用「鼓勵閱讀法」 (Animación a la lectura,西班牙文直譯),不僅融合現在推行之各項閱讀策略,因採遊戲之方式不會讓學生覺得無趣、時間也不會過長。而此方法適合用於共讀之後實行,也很適合以書箱為單位之借閱現況,但事前準備工作較多,可透過教師間合作之方式來完成。

  此「鼓勵閱讀法」為西班牙莎爾特(Montserrat Sarto)女士在70年代提出的帶領閱讀指導法。利用75種遊戲方式來培養孩童的閱讀能力、專注力、理解能力等。而這個指導法的三個目標是:「理解」、「樂趣」與「深度思考」。此種指導法共有75種遊戲,適用的年齡層可從幼兒到國高中階段。除了在西班牙、法國等圖書館或書店中實施之外,1997年代引進日本後,被廣泛運用在國語與閱讀教學。

  以下先簡略介紹其中三種遊戲,分別適合低中高年級。時間與人數為參考用,教師可自行調整。

1. 逃走中
(1) 參加者:幼稚園、小學一二年級,或尚未識字的孩童。參加人數約20-25人。
(2) 目標:透過視覺鍛鍊記憶力。透過圖片能夠分辨各種狀況以及各個角色。培養發表能力。
(3) 指導者:有耐性、個性開朗且能選出適合遊戲的圖片。
(4) 需要物品:與參加者人數相同之讀本。並且參加者一人一張圖片卡。可以請擅長繪圖的人幫忙繪製人物角色或場景卡片,也可以準備同一個作者的另外一本繪本或畫風相似之繪本,從中截取圖片使用。混淆用圖片的比例約三分之一。
(5) 實施步驟:
讓學生們圍著指導者做成圓形,每人一本繪本。

● 指導者說故事,在說故事過程中注意學生們的翻頁是否配合故事之進行。
● 故事說完之後,指導者一邊跟學生們討論故事中的角色做過哪些事情,一邊回收繪本。
● 繪本回收完畢之後,發給一人一張卡片。指導者跟學生說明,這些角色從書中逃出來,跟其他本書的角色混在一起了,希望學生能幫忙找出正確的圖片。
● 請學生把圖片給大家看,並讓學生輪流說明下列幾點:這張卡片的人物及場面,是否出現在剛剛讀過的繪本中?這個人的名字或是這是什麼場面?這張卡片的人物及場面是出現在故事的哪一個部分?等全員發表完畢之後即結束。

(6) 需要時間:約30-40分。
(7) 注意事項及困難點:故事插圖的魅力、學生是否清楚理解故事內容,或是在指導者說故事時學生是否能專注在自己手上的書等等,都會影響活動的趣味性。如學生不能從畫面中讀取資訊則會導致活動無法順利進行。
(8) 檢討事項:指導者需是否選出適合的書籍、圖片是否清楚容易理解、是否能讓學生們集中注意力及熱中於遊戲。

2. 故事是這樣嗎
(1) 參加者:注意力集中、能夠理解文本內容的話,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即可參加。如果使用複雜的文本,則建議對象為三年以上。人數約為三十人,兩人一組較不會花費太多時間,也不會讓學生們感到無聊。
(2) 目標:提高注意力。誘發理解力。不讓學生只進行文本表面的閱讀。讓學童們能夠互相合作。讓學生能夠自由選擇合作夥伴。
(3) 指導者:有耐性且個性沈穩、不會直接告訴學生該如何做,而是在學生仔細地思考時安靜地等待的人。
(4) 需要物品:與參加者人數相同之讀本。接著準備和參加人數相同之遊戲卡片。將其中一半的卡片寫上文本中的某一個段落,但須將此段落的情節稍做更動。例如:「以前大家吃完麵包跟巧克力,便到院子裡玩球。」改成「以前大家吃完甜甜圈,便到院子裡玩捉迷藏。」等,將出現的事物或劇情更動。剩下一半的卡片上面則寫上「尋找擁有寫有整個段落卡片的夥伴吧!」盡量讓兩個人一組,如人數不足時也可三人一組。
(5) 實施步驟:
讓學生們事先閱讀文本。

● 首先在不觸及卡片內容下,跟學生們回想、討論故事大意。最好能讓每個人都參與發言,時間控制在五分鐘左右。
● 接著發下卡片,在卡片發完之前要將卡片蓋著不可以先看。
● 卡片分成寫上段落文字的以及尋找夥伴兩種。發完之後讓寫有段落的聚集在指導者右側,尋找夥伴的聚集在左側。之後,花數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們尋找夥伴。
● 等到全部的人分組完畢之後,進入思考的時間。一同思考討論卡片上寫的內容是否跟文本相同?哪裡不同?該如何修正?此步驟所需要的時間端看學生們的讀解能力而定。
● 學生們仔細閱讀並思考過後,以小組為單位聚集到指導者身旁。然後請每組輪流發表他們所發現的結果。等到全員發表完畢,指導者再公布這些卡片是從哪些段落抄寫下來,並讓學生們自行檢視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

(6) 需要時間:盡量讓時間花在遊戲本身,如果學生們仔細閱讀的話約需45分。
(7) 注意事項及困難點:必須配合學生們的閱讀能力,選擇有趣且有深度的故事。要是學生的閱讀能力不足,也就是說理解力、記憶力不足,或是只是閱讀文章的表面,進行過程便會產生困難。
(8) 檢討事項:指導者需檢視自己是否只是挑選手邊容易取得的文本,而忽略了選擇適合學生們的作品。是否能夠掌控時間讓學生們有足夠的時間思考,卻又不流於無趣。是否製造出讓學生們熱中地且快樂地進行之氛圍。所改編之段落內容是否恰當,淪於文字上的找錯訂正,無法引起學生深度思考。

3. 這是誰呀
(1) 參加者:根據參加者的年齡調整,建議高年級使用。較難的小說也適用於國高中生。參加人數不超過三十人。
(2) 目標:理解閱讀過的內容。培養兒童重視情感及態度之表現。鍛鍊注意力。
(3) 指導者:必須找出書中適合的登場人物並製作參加者使用之卡片。
(4) 需要物品:與參加者人數相同之讀本。可自行製作厚紙板卡片或直接購買市販之卡片。在卡片上寫下登場人物之描寫。特別是強調該人物之感情與態度之部分。選出八至十位登場人物,選用不同角度描寫之文章段落,製作與參加人數相等之卡片。
(5) 實施步驟:
準備好卡片,讓參加學生事先閱讀過文本。

● 指導者先略述大意,讓學生能回想起故事過程即可。
● 接著發下卡片,在卡片發完之前要將卡片蓋著不可以偷看。等到全部發完之後,請每個人安靜地閱讀並思考卡片上說的人是誰。時間為五分鐘。
● 等時間到了,指導者請每個人輪流唸出卡片上的內容,並問他這張卡片描述的人物是誰,請他表達自己的意見。
● 等到全員發表完畢後,指導者和大家一起討論,在這之中誰最有魅力?誰的心胸寬大?誰的品格高尚?誰最公正?等等對我們而言各種重要的人格特質。

(6) 需要時間:依參加者的年齡或人數調整,通常為一小時左右。
(7) 注意事項及困難點:不僅要選出正向之角色,也應加入反派之角色。從主角
到書中之重要配角,如能選出適合之人物便能引起兒童之興趣。如未能掌握兒童之讀解能力或選到不適合之書籍則會導致活動無法順利進行。
(8) 檢討事項:指導者需先檢視自己是否能順利引導活動進行。接著檢視要項為:是否選出適合的書籍、選出的登場人物是否恰當、以及是否清楚描繪出讓人性豐富之價值觀等。

附件:全文PDF全文DOC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