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AI × 閱讀教學: 讓學習更有趣,讓創作更自由


邱怡雯 宜蘭縣蘇澳國小圖書資訊組長

  隨著AI技術的進步,身為閱讀教師,我經常思考AI如何與閱讀結合?即使不懂技術,AI仍對課堂教學與閱讀推廣產生影響。

  一年多前,我第一次嘗試將AI融入閱讀課,讓三年級學生使用Padlet的「我不會畫圖」,運用AI生成圖片。學生選擇一首唐詩,並用文字描述詩句意境,例如:「夜晚,月亮落下,烏鴉啼叫,外面是白茫茫的一片風雪。」不到一分鐘,AI生成了符合詩意的畫面,學生驚嘆不已,學習熱情大幅提升。從那一刻起,我意識到 AI 能成為閱讀教學的助力。

AI讓閱讀與寫作更輕鬆,提升學生創作動力

  在過去進行繪本創作課程時,學生總是花比寫作更長的時間在繪圖上,但現在有了AI生圖工具,他們可以輸入具體描述句子(主角+形容狀態+動作+表情+場景),讓AI生成圖片,並反覆修改描述讓生成的圖片符合故事情境。這樣不僅縮短了創作時間,還能讓他們專注於故事內容發展,提升寫作的流暢度與創作樂趣。

  四年級的閱讀課程,學生閱讀知識性文本後,讓學生透過TTSMaker將文章摘要轉換為語音,讓靜態的閱讀變成動態的學習。這不僅讓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找到適合的學習方式,也大大提升學習效率。有一次,一位總是拖延交作業的男生,在看到同學將摘要文字轉換為語音後,興奮的投入學習,短短二十分鐘就完成了原本需要一節課的摘要作業,並成功趕上進度。

                                     

學生使用Ai生圖並搭配手繪修圖

結合AI,讓創作多元化

  五年級閱讀課程,學生先讀詩,再進行詩歌創作。我讓學生不僅使用AI生圖搭配詩文,還讓他們運用Suno生成音樂,將詩文轉換成歌曲。他們可以選擇不同曲風,如童謠、搖滾、民謠,讓作品呈現更多樣的形式,讓詩文不只是文字,更能以音樂的方式表達情感。

  六年級閱讀課,進行「作家有約」的前導課,從過去經驗中,我發現學生雖然對作家充滿好奇,卻不敢在活動時公開提問。於是,我結合Hedra,讓學生透過AI生成聲音與影像,製作AI主播影片,也可以搭配Suno生成的AI歌曲,運用Hedra,學生彷彿是一位歌手在演唱,這些方法都能讓學生透過AI,幫忙進行主題書展或活動宣傳,同時也幫助個性內向的學生,幫助他們克服表達的障礙,並提升學習參與度。

AI在閱讀課的應用:朗讀、摘要、故事創作

  教育部推出的e度(AI學習夥伴),讓閱讀課程有了新的突破。例如:國語文朗讀是老師先自訂文本讓學生可唸讀,AI檢測流暢度與正確性,讓學生即時調整發音。國語文寫作是透過AI引導,從句子、段落到篇章,逐步學習摘要技巧,提升寫作能力。最棒的是國語文寫作可以讓學生透過即時回覆的引導語,調整自己的答案,提高學習效率。

  除了閱讀之外,寫作也是閱讀推動重要的內容,因為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運用寫作精靈,當學生需要寫作時,透過AI提問引導思考,而非直接提供答案,幫助他們發展寫作能力。

                                     

學生使用因材網e度寫作精靈

  在閱讀與寫作社團,我帶領學生使用Mootion,讓他們輸入創作的故事文本,AI會自動生成故事腳本、圖片、字幕與聲音,甚至搭配背景音樂,讓學生的故事變成電子有聲書,提升他們的創作成就感。如果先前已經有創作故事的經驗,還可以搭配Magic School自定義機器人,編寫一個「故事機器人」,我們還能透過AI共同創作故事,再使用Mootion完成數位故事製作,讓閱讀與創作變得更加直覺與有趣。

 

                                     

學生使用MagicSchool生成主播稿等

AI不是取代,培養批判與思考更重要

  透過這些 AI 工具,學生不僅學習動機提升,也能突破過去的學習限制。但更重要的是,AI並非萬能,而是讓學生學會檢核AI作品,進一步修改與優化,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與創造力。讓AI成為學習的助力,有如神助攻,不是依賴 AI,而是透過閱讀內容搭配AI生成,讓閱讀發揮更高的價值與影響力。

附件:全文PDF

回頁首

AI在閱讀教學中的創新應用


謝春貞 新北市土城國小圖書教師

  我記得1982年至1986看過美國影集「霹靂遊俠李麥克」,這一部影集風靡全台,當時我不禁想像:未來的世界是否真的會出現一台能與人對話的車子?沒想到這幾年人工智慧AI迅速發展,ChatGPT問世,讓我驚嘆這個世界已經悄悄來臨,如同工業革命般,又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的轉捩點。很幸運的我遇到幾位閱讀界的好夥伴,帶我進入AI的世界,並將 AI 技術應用於教學,現在我就分享這幾年AI運用在閱讀教學上的課例。

一、AI文生圖

  我與AI的第一次接觸是三年前擔任台北市暑期閱讀營的AI繪圖的助理,看到楊智傑教授帶學生創作故事,利用AI畫出故事情境,讓我驚嘆不已。這對於缺乏繪畫天分的我,AI簡直能彌補我想繪畫的夢想。同時一道靈光浮現——我們是否可以讓學生運用AI,為小說場景繪製插圖?後來與楊智傑教授、賴玉敏老師、邱怡雯老師和本校老師一起合作,找了30位高年級學生參與實驗,測試AI是否能成功繪製出書中的角色與場景。

  我們先請學生閱讀《詩魂》這一本小說,請學生擷取書中的主要角色和場景的描述。角色需要有外型、服飾、動作、情緒等細節描述。場景需要有場地、氛圍、發生什麼事、看到什麼等細節描述。這些描述都是要輸入給AI的畫圖指令。以學生畫的AI作品來當例子吧!(圖一)

圖一

  • 第一步:擷取《詩魂》中文本的訊息:柳宗元為了收集魂氣找回詩魂,到了楓橋夜泊的詩境裡,遇到了為了得到力量的龍兮行兩人就這樣在詩境裡打了起來。
  • 第二步:撰寫圖像生成指令:由於AI無法理解「柳宗元是現代12歲少年穿梭到楓橋夜泊的詩境」,因此指令需要改寫成「一位穿著外套的十二歲黑髮男生和一個穿著一身錦衣黑袍的東方男子在決鬥,身後有一個非常巨大古老的銅鐘天空正在下雪,地點是一間古寺」(透過表格,協助學生整理指令)。

  • 第三步:將指令輸入到生圖的AI工具,再選擇合適情境的圖。

  當學生看到AI生成的圖像時,無不驚嘆連連。雖然調整指令的過程需要不斷嘗試,但這也訓練了學生的描述能力與細節觀察力。

  現在生圖工具有多種,但幾乎有年齡限制,適合小學生生圖的工具有PADLETCANVAADOBE。另外如果在家長允許與陪同下COPILOTChatGPTGemini,都是很容易上手的生圖工具。

二、AI故事創作

  在五年級國語課「擅長推理的人」單元(圖二),我們嘗試讓學生創作偵探小說,並運用AI作為寫作輔助工具,減輕教師的指導負擔。步驟如下:

           圖二

  • 步驟一:選擇 MagicSchool平台,並設定「Raina聊天機器人」的條件,使其成為學生的故事寫作助手。(圖三)

圖三

  • 步驟二:指導學生撰寫故事,由AI進行提示與修正,幫助學生優化內容。
  • 步驟三:完成故事後(圖四),使用AI生成圖像(圖五),讓學生的創作更具視覺化效果,提高學習興趣。

圖四

圖五

三、AI生曲子

  每個年級的課文都有新詩或是童詩,將童詩進行仿寫,仿寫的句子就可以成為歌詞的素材,利用SUNO AI創作出屬於自己的音樂作品。

  秋千(一上康軒)是嚴淑女老師寫的童詩(圖六)。我帶著學生仿寫,寫出滑梯、搖搖馬、翹翹板、單槓等遊樂設施的新詩(圖七)。接著輸入SUNO,幾秒鐘內一首活潑輕快的曲子就生成囉!(圖八)

圖六

 

圖七

圖八

  另外我也曾經帶學生做關心聽障人的探索課,探索最後進行宣傳海報和宣傳曲子的產出,宣傳曲子的效果竟然比宣傳海報(圖九)更顯著,大家聽聽看(圖十)。

圖九

圖十

四、AI生影片

  去年本校帶四年級學生進行3月瘋媽祖的探索課程,學生最後產出海報(圖十一),海報只是靜態展出,於是我們讓媽祖說話,來講述自己的故事。步驟如下:

  • 步驟一:利用AI生成媽祖的圖像。
  • 步驟二:運用CANVA的DID AI,將靜態圖像轉換為動畫影片。(圖十二)

圖十一

圖十二

五、ChatGPT在閱讀的應用

ChatGPT在閱讀也有很多的應用,我提供指令(Prompt),讓老師來試試看。

以上是我的實作分享課例,希望能帶給各位老師一些新的啟發,讓我們一起探索AI 在閱讀教育中的無限可能!

附件:全文PDF

回頁首

AI於文本閱讀的神助攻


黃馨誼 臺北市士林國中教師

  AI的問世,讓教學工作有了很大的變化,應用於課程設計當中,就像是有了教學神隊友一般。

  身為國中社會領域地理科教師,我有一門彈性課程開設在七年級,主題是「SDGs閱讀與實踐」,內容分成六大主軸,其實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學生能在七年級就培養社會科學閱讀的基本功,並能藉由多多閱讀社會科學文本(課文、網頁文章、報紙文章),來因應社會科會考當中的長文閱讀類型考題。

 

用AI生文字—閱讀文本內容(搭配5W1H & ORID思考法)

  當我用5WIH(六何法)帶學生來讀報時,在一開始我想帶些生活化的例子,而且希望是結構完整,讓學生可以較為容易找出文章中的5W1H。最生活化的例子莫過於校園中的事物了吧! 於是我請ChatGPT幫我生一篇校園文章,主角是體育館前的兩座藝術雕像,竟然賽跑了起來,還有全校師生吶喊加油的場景塑造,以及努力不懈的烏龜精神。過程中,我只下了簡單的咒語(Prompt),ChatGPT就幫我生出了整篇文章以及完整的5W1H分析。因為結構完整,也很生活化,很適合應用在一開始的練習上。

  課程中,我也用ORID焦點討論法來帶學生看新聞文章。為了讓學生深刻了解ORID的各分項書寫方式,也出動了AI來幫忙。我將好讀周報、中學生報的文章圖片檔放入ChatGPT,請它:

1. 抓取文字、生成可複製的文字檔
2.摘要字句到300~400字(版面要求&課堂閱讀完成度較高)
3.列表格分析新聞文章中的O、R、I、D書寫內容
4.列表格分析新聞文章中符應的SDG項目以及判斷字句

  第一次訓練完成後,就可以請它按照上述步驟,繼續完成每篇文章的分析。最後我將這些整理好的表格資料,放入我在Loilonote數位教學平台的活動中,讓學生在課堂上,分組閱讀不同的文章、進行小組共學的ORID語句判斷實作,最後請同學口頭發表,進行組間互學。如果沒有AI的幫助下,我不可能在瞬間完成這麼多新聞文章的ORID & SDGs分析,當然就不可能做出這麼特別的教學活動。

 

用AI生圖—讓學生作品更精彩

  進一步在訓練學生利用ORID焦點討論法來閱讀文章時,我用了Padlet這個數位工具來進行,透過相關功能的設置,我讓孩子很專心的先看文章、書寫ORID學習單,並利用其內建的AI功能來生圖片,最後再讓同學互相觀摩彼此書寫的ORID、進行評論。

  在課堂活動中,Padlet的AI生圖功能,讓學生可以不用任何帳號就能輕鬆接觸並使用AI生圖工具。同樣只需要輸入簡單咒語,可以用英文也支援中文,就可以生成搭配ORID心得寫作、圖文相符的圖片,讓整個版面頓時增色不少,學生可是很驚豔這樣的AI成果呀!

  Padlet的資源版創建,更是可以結合AI功能。我要創建給學生SDGs的教材閱讀資源版時,只需輕鬆的咒語,它會自動生成這17個項目的序號、中文、英文以及17個欄位,效率超高,真是大幅精省教師的備課時間。(很難想像以前一個一個欄位打字是哪一種災難?)

 

用AI生閱讀評量—結合數位軟體更高效

  在閱讀文本之後,教師往往都會想要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除了紙本學習單之外,有許多遊戲化、即時回饋型的數位評量軟體也是很好的檢視成果工具,趕搭AI浪潮,現在這些數位軟體大都已經內建有AI快速出題的功能。

  像是「音樂放下去,人就活過來」、學生們瘋狂熱愛的「Kahoot!」軟體,已經可以支援PDF檔案出題,老師只要把給學生閱讀的文本PDF檔放入,很短的時間內,它就可以根據內容,直接生成四選一的測驗題。

  另一個教師界常用的測驗軟體Quizizz能夠支援更多型態的AI出題,不管是PDF檔、圖片檔、WORD檔都接受,生成的題目還能進一步使用AI功能進行優化,靈活度更高。

  我常在課堂中的短篇文章閱讀後,就讓學生應用這些數位軟體來作評量,驗收成果、也提升學習動機。以往都得花不少時間思考題目並一一建置這些評量題,現在有了AI功能的「加持」,咻一下就完成啦!

 

美中不足,銀彈要足

  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上述這些AI工具在免費版的部分都有一些使用上的限制,可能是每天的限額、可能是功能的限縮,讓人難以一一擁有。建議老師們可以選定最有機會使用的幾個下手,或是探詢各校或各縣市政府是否有採購該軟體、並主動爭取使用名額,相信能節省不少支出。不然,就是像筆者,付了費的AI工具,就是要竭盡所能地用下去!

結語

  閱讀的相關課程,往往需要在課前花費大量心力去準備相關文本,但AI神隊友,讓這一切變得很有效率,還能設計出前所未有的課堂活動(如AI生圖),創造出迷人的教學風景。

  最後分享一個我自己嚐試與ChatGPT對話而寫出來的新聞文章機器人,老師們可以將新聞文章上傳,接著告訴這個機器人是要用甚麼方法做分析(內建ORID、5W1H、4F),它就會根據您的簡短指令,用表格整理出來,老師們有興趣的可以試用看看唷!

附件:全文PDF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