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趣書展
邱怡雯, 劉佩柔, 高麗明宜蘭縣蘇澳國小教師
2024年台北國際書展在2月20至25日於世貿一館辦理,書展基金會在去年邀請全台高中以上師生可申請前往書展參觀,進行一場寓教於樂的校外教學活動。前一百個報名的學校還有機會獲得1500元的購書禮金,可讓學校在書展使用。此外還有「偏鄉學校補助」讓偏鄉學校獲得專款補助到台北參觀書展,透過書展拓展視野。2024年台北國際書展在2月20至25日於世貿一館辦理,書展基金會在去年邀請全台高中以上師生可申請前往書展參觀,進行一場寓教於樂的校外教學活動。前一百個報名的學校還有機會獲得1500元的購書禮金,可讓學校在書展使用。此外還有「偏鄉學校補助」讓偏鄉學校獲得專款補助到台北參觀書展,透過書展拓展視野。
一、設計書展手冊
蘇澳國小很幸運獲得前往書展參觀,開學趣書展本身就是個跨領域的活動,閱讀老師為了讓學生有豐富的書展旅程,老師將書展網站上的寒假閱讀節學習護照、中文導覽手冊、導覽平面圖和活動節目表等資源整合,設計一本書展學習手冊,內容說明如下:
讓學生讀出書展海報的重要訊息 | 讓學生了解書展的展館名稱與位置 |
讓學生學習規劃書展參觀行程及講座 | 認識主題國—荷蘭展館內容與歷史 |
讓學生閱讀國外多元永續SDGs書籍 | 兒童主題館每年都有值得觀看的主題 |
數位是未來趨勢,漫畫是學生最愛,讓學生探索理解更多新趨勢發展 | 書展提供優惠的購書方案,學生如何選擇,以及折扣問題都是數學應用 |
二、出發前行前課程
閱讀老師與導師共同安排行前課程,並運用書展學習手冊引導學生,學生認識各大主題館以及對書展主題「荷蘭」國家歷史有初步了解。學生也能清楚知道書展個主題館的重點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務。透過書展學習手冊打開一趟知性又趣味的探索尋寶之旅。
三、書展尋寶趣
一走進台北國際書展會場,學生們眼睛閃爍著歡樂的光芒。一個班級學生以小組方式進行探索,一個班級由閱讀老師和導師共同參觀各展館。學生到荷蘭主題國館看到了社會課本上出現的古地圖,開心的像找到寶藏一樣。
到了兒童主題館,學生們看到許多與「海洋」有關的書籍,此外,學生能從中學習大航海時代知識,還可以在這裡扮海盜拍照。每年兒童主題館都有精彩的展物,打開學生的視覺、聽覺和觸覺感受,讓學生享受五心級的學習。
學生平常參加作家有約機會不多,把握參觀書展的機會來場精彩的講座。老師事前看了黃沙龍區,有一場精采的「新AI與新人類共創的奇幻旅程」,面對AI來襲,讓學生可以聽聽這方面的發展,學習的改變來面對未來的挑戰。主講的蘇經天博士說:AI已經整合人類八成的知識,靠背的已經不重要了,有了AI可以串起知識,如果有人比你會用AI,他就會超越你。透過這場演講讓學生理解透過新AI學到未知,破出應該思維,迎接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新世界。一小時的講座,學生專注聆聽,甚至認真筆記,成為書展中最美麗的風景。最
後自由活動時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逛一逛喜愛的出版社選購自己想要的書籍。「是親子天下!」、「是三采!」、「是小兵!」蘇澳鎮裡沒有書店,學生們平常只能看到圖書館的書籍,學生第一次在圖書館以外看到那麼多書籍,有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感到新鮮驚奇。學生在購書過程中享受到「打折」帶來的省錢樂趣,原來到書展買書可以便宜這麼多啊!
在參觀書展過程中,學生捨棄他們平日喜愛的手機,不論是參觀展館或是聆聽演講對學生來說有種眼界大開之感,體驗不同的閱讀方式,發現原來閱讀可以如此多樣,如此豐富。台北國際書展精彩可期,希望這趟書展之旅為孩子們的國小學習留下難忘回憶。
備註:台北國際書展每年都提供學校免費申請參觀的活動,歡迎學校師長們帶學生前往體驗,一起為推動閱讀努力,以行動來支持台灣的閱讀教育與出版。
學生拿著書展學習手冊進行尋寶任務 | 學生參加黃沙龍作家分享講座 |
學生在漫畫館體驗聽覺的閱讀感受 | 學生在船說兒童主題館扮起海盜 |
附件:全文PDF
閱讀型態的多元與改變
林彥佑國語文中央團輔導員
閱讀是所有學科之母,也是一門顯學,這幾年有幸擔任與讀寫推動相關的工作,讓我深知,閱讀不僅影響學習表現,更影響到人格發展、親子關係等。而這幾年,閱讀的趨勢與型式,也隨著3c的興起,產生了不同的風貌。閱讀是所有學科之母,也是一門顯學,這幾年有幸擔任與讀寫推動相關的工作,讓我深知,閱讀不僅影響學習表現,更影響到人格發展、親子關係等。而這幾年,閱讀的趨勢與型式,也隨著3c的興起,產生了不同的風貌。
綜觀這十多年來的閱讀趨勢,我真的發現,閱讀的型態已經產生了變化,也確實在教學上,產生了些微的影響。十多年前,初接觸閱讀時,大量強調「悅讀」,不可否認,那是一種心態上的接受度。進而,慢慢產生了「課文本位閱讀理解、文本分析、問思教學」,期待老師可以在學生都共有的文本基礎上,進行閱讀教學、提問教學、問思教學等。而近年來,更強調閱讀理解、閱讀素養,再隨著資訊時代的來臨,關於數位閱讀、雙素養閱讀,以及新課綱、118課綱強調的「生活情境」,都在在成了影響閱讀方向的因子。
就以「生活情境」融入閱讀課為例,我將那次的主題,鎖定在「讀寫生活」。在我的閱讀課中,我曾經這樣安排的。有一次,我帶著孩子讀懂廣告單的內容,包括活動宣傳的理念、時間、地點、活動項目、主辦單位、交通方式等。我發現,在大人看似容易的紙本廣告單,有些孩子卻無法清楚掌握廣告單所要表達的重點。例如,我問孩子:「你可以說出活動的主辦單位是哪裡嗎?」、「你知道為什麼有大地圖與小地圖呢?」、「你覺得文宣所呈現的資訊夠清楚嗎?」…。
在那次的紙本閱讀過後,我接續請孩子拿出平板,開始查詢,進入到近年來推動的數位閱讀; 所以孩子要找該活動的相關網站、活動資訊等。我給孩子的題目,包括:「請幫忙查查看,從學校出發到活動會場,應該如何規劃?何時有公車?路線是幾號?」、「請幫忙查看看,這個活動去年、前年也有辦過嗎?主題分別是什麼?」。問題來了,這時候,有孩子提出疑問:「老師,要打什麼關鍵字呢?」、「老師,相關的網站好多,到底要閱讀哪一個?」、「老師,我和同學找到的介面怎麼不一樣」、「老師,這裡竟然出現英文網站,我讀不懂呀…」。這就是電子閱讀可能產生的教與學的問題,也是我們在課堂中要去指導的,包括:「如何下精準的關鍵字詞、如何判斷何者為官方網站、如何篩選正確並歸納及統整內容…」。那一堂課,我們運用了紙本實體與數位載具,創造了一堂很不一樣的閱讀課。
後來,有幾次到校外分享的經驗,我與一些圖書推動教師分享,也許我們在規劃閱讀課時,可以將「生活閱讀、數位閱讀」整併在一起。後來,有一些老師回饋給我,告訴我他們的閱讀課也豐富起來了:「我開始帶著孩子嘗試不同面向的閱讀,例如閱讀車票、說明書,再輔以數位方式深入查詢」、「上次我們閱讀食品標籤,這次學測作文題目竟然就是『標籤』,完全命中題目」、「我們學校的閱讀測驗,也慢慢改變文本類型了」。我也常常告訴師長和孩子們,現在的閱讀內容,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記敘文、說明文、小說、漫畫,而是可以擴及到與素養結合的閱讀生活,而這也是近年來,無論是國小學力檢測,或是國高中的大考,所呈現的命題趨勢。
在閱讀學理上,有一「雙閱讀素養」,這也是目前清華大學團隊致力於推動的方向,顧名思義就是希望老師可以帶孩子一起學習「雙閱讀」,包括「紙本實體」及「數位載具」。這精神,不僅僅是表面的閱讀與訊息擷取,而是孩子可以提出自己的好奇與疑感,再將這些在網路上查找出來。行有餘力,可以再將這些歷程與發現,撰述成文,做到最終的讀寫平衡。而經過了這樣的歷程,我發現孩子們的「寫作能力」變好了,因為很多的環節都是孩子自己探究、自己與同學或文本對話,當孩子對文本有感,要產出文章自然而然就不難了。
隨著科技時代的來臨,閱讀的型態也會跟著改變,但不變的,都是閱讀的精神。尤其走向跨領域的數位時代,孩子除了該具備閱讀素養,更該接觸生活,在生活情境中找到閱讀的素材與樂趣。
附件: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