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團最新消息(9月)


圖書教師輔導團

●簡介   ●最新消息

 圖書教師輔導團  簡介


  教育部自98學年度起在全國五十所小學試行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簡稱圖書教師)計畫,由學校推薦一位熱心推動閱讀的教師,負責該校閱讀推動業務。由於台灣的國小從未有此編制,閱讀教師無範例可循,為使圖書教師運作上軌道,奠定國小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之工作模式,因此擬定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及分區輔導網絡與建立 典範學校計畫,希望在北、中、南、花蓮及台東地區,透過分區輔導網絡,得到在地大學的協助,建立理想的閱讀教師及圖書館運作模式。     

     鑒於上述目的,本計劃成立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負責全國圖書教師輔導之規畫、工作手冊製作、電子報發行、全國訪視等工作,其下並分為北、中、南、花蓮及台 東地區區輔導團,結合當地閱讀推動、圖書館經營等有相當豐富經驗之大學教師及學生建立合作團隊,協助合作學校在圖書館經營及閱讀推動上成為當地的「典範學 校」及其他圖書教師的輔導工作。期望透過典範學校與合作團隊間成功的合作模式,帶動其他學校全面提昇整體閱讀水準與圖書館經營品質。

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召集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陳昭珍教授

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委員:

  •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賴苑玲教授
  • 國立台南大學陳海泓教授
  • 國立台東大學簡馨瑩教授
  • 國立東華大學張璉館長
  • 國立台東教育大學楊茂秀教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謝建成教授
  • 誠品網路事業部薛良凱營運長    
  • 輔仁大學曾淑賢教授

各區圖書教師輔導團召集人:

●北區輔導團召集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昭珍教授
●中區輔導團召集人: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賴苑玲教授
●南區輔導團召集人:國立台南大學 陳海泓教授
●花蓮地區輔導團召集人:國立東華大學 張璉館長
●台東地區輔導團召集人:國立台東大學 簡馨瑩教授

各區圖書教師輔導團委員:

  •  北區:淡江大學宋雪芳教授、東湖國小翁繩玉校長
  •  中區:國立中興大學蘇小鳳教授、國立嘉義大學林菁教授
  •  南區:國立臺南大學李玲玲教授、長安國小鄭國斌校長
  •  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林偉信教授、國立東華大學林意雪教授、明義國小許慧貞老師
  •  台東:國立臺東大學傅濟功館長、豐源國小張月昭校長

最新消息

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
1.8/9召開第三次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會議。會議概要如下:
2.圖書教師電子報預計每一至二個月發行一期。
3.圖書教師手冊各部份大綱討論,並決定訂稿日期。
4.請各分區輔導團召集人提供全國輔導訪視學校及時程。
5.請全國各分區輔導團召集人提出各分區之輔導及典範學校協助計畫。

各分區圖書教師輔導團:

北區:
1.分別於6/15及7/12召開第一次及第二次北區輔導團會議。
2.提出北區輔導訪視及典範學校協助計畫。
3.參訪台北市永吉國小及東湖國小。
4.確定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訪視學校為台北市永吉國小及萬興國小。
5.確定北區圖書教師觀摩學校為台北市東湖國小及台北縣鄧公國小。

中區:
1.提出中區輔導訪視及典範學校協助計畫。
2.確定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訪視學校為台中市大鵬國小及和平國小。

南區:
1.提出南區輔導訪視及典範學校協助計畫。
2.確定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訪視學校為台南市勝利國小及文元國小。

花蓮地區:
1.分別於6/2、6/9及6/24召開花蓮地區輔導團第ㄧ、第二及第三次會議。
2.提出花蓮地區輔導訪視及典範學校協助計畫。
3.確定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訪視學校為國立東華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及花蓮縣明義國小。
4.參訪國立東華大學附屬實驗小學。

台東地區:
1.召開台東地區輔導團第二次會議。
2.提出台東地區輔導訪視及典範學校協助計畫。
3.確定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訪視學校為台東縣新生國小及馬蘭國小。

回頁首

紐約圖書館的名人兒童伴讀


周傳久資深記者 聯絡作者

國外圖書館舉辦「名人伴讀」行之有年,不僅邀請知名作家,其他領域的名人也都是主持伴讀的人選,除了進行伴讀,也能展現自己的長才與孩子們互動。作者也提出台灣在教育如此普及的情況下,若不能成功推動各領域人物的伴讀活動,又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該如何改進?值得我們深省。
  圖書館負有推廣閱讀的使命,兒童閱讀是其中一環。如何提昇活動吸引力成了活動設計者的挑戰。美國紐約市公共圖書館向來有邀請名人來伴讀的活動方式,多年來對兒童的幫助很大。

  所謂名人伴讀,包括知名的作家、NBA運動明星、社會很有聲望的人以及政治人物等。這種助讀一般而言是公益活動,很多名人生活忙碌不會天天來,圖書館一年排下來他們也不過一次兩次。但對名人的社會形象加分,對孩子吸引力也加分,等於是雙贏。

  為了讓活動流暢,館方規劃活動者就格外重要。他負責選文章,除了適合兒童,也盡量安排適合受邀名人的。但也有些時候,所找的文章對來助讀的名人也是很新而有趣的經驗。

  紐約市公共圖書館是社區委員會主管制度下的非營利組織。每年主要預算來自市政府,但卻不歸屬府內教育局之類的單位。而是由社區委員會主管。在這種架構下,圖書館可能被拍賣、可能裁員、也可能經爭取而增加預算。所以績效表現非常重要。所謂績效也包括能不能辦出有品質吸引人讓讀者叫好的閱讀活動。因此,每個分館編制都有企劃活動的人,他們必須累積經驗觀察社會脈動與需要,不斷推出更好的活動。所謂更好,不僅投其所好,也包括怎樣實踐圖書館存在的核心價值。   

  社區委員會也不乏一些想要從政的人,他們也會來伴讀,但謹守倫理,不至於在伴讀活動中還要找好幾個助理四處發競選傳單推銷政見。其他的名人也很少藉機行銷自己的。一方面來伴讀已經是形象活動有行銷作用。另一方面這多少根基於美國新教文化的捐獻價值觀。也就是每個人到死之前都應該看看自己的捐款簿,有無曾經捐助過貧困軟弱的人。如果沒有,顯示這個人只為自己活著,不怎麼得到別人的尊敬。如果曾為別人有貢獻,才符合生活價值。

  名人除了伴讀,也可能展現自己的才能與孩子互動。例如有位很會唱歌談吉他的老先生常來圖書館,在一個小時的活動中,很多家長帶著幼兒來,孩子很天真的和唱作俱佳的老人互動,融入正在講解的童話故事中。其實對孩子來說,唱歌講故事就是一種助讀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有時這些活動不只講故事,還成了養成價值觀的機會。例如教導不能破壞遊戲規則,如果童話故事正好進行到森林裡辦活動,伴讀者會問狐狸可不可以佔人家的位子?鼓勵孩子們說不可以,又問青蛙可不可以呢?大象可不可以呢?讓孩子接應著說不可以。有些移民對這種從小為守規矩打基礎的教育方式印象深刻。當然,大人也必須是良好的示範才不會使孩子的聽聞只留在童話故事伴讀活動中。

  回頭想想台灣,也有些伴讀活動。但承擔者以老師或文教界人士居多。服務不必有階級,也不必認為只有師範畢業的才勝任,應該擴大參與對象範圍,讓圖書館也成為推廣公共價值的場所。台灣現在大學接近一百七十所,教育程度不是已經很高了嗎?除了公認非常有社會聲望者應邀請他們,要是孩子有些偶像人物也不妨邀請他們。體育選手不是只能講一講如何在運動場有好的表現,也可以來伴讀。音樂家也是一樣。這可讓圖書館注入新生命新氣象,也把握開發了社會資源。  

  如果台灣這麼普及的教育教育出來的名人或青春偶像卻無法順利的進行一場兒童伴讀,恐怕也得想想,是教育問題?還是價值問題?或是館方問題?

附件:全文PDF全文DOC


回頁首

作家在眼前,閱讀看得見


曾品方萬興國小圖書館館員暨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博士生
聯絡作者

讀完一本好書之後,若能當面會見書籍的創作者,那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一件事。與作家面對面相處、聽作家說著故事背後的故事,比單純的閱讀更來得有吸引力。透過「作家有約」的活動,讓小朋友們能親眼看到繪本的「爸媽」,更拉近了書與人的距離。
   「作家有約」是小學經常舉辦的閱讀活動之一,透過與創作者面對面的接觸,小讀者能更深刻領悟閱讀的意涵,同時拉進孩子與讀本之間的距離,瞭解創作者背後的甘苦。自由寫手基金會(Freedom Writers Foundation)的艾琳.古薇爾(Erin Gruwell)老師善加運用作家有約,邀請保存《安妮的日記》(The Diary of Anne Frank)的梅普吉斯(Miep Gies)女士與學生見面,激勵所謂放牛班的劣等生,透過大量閱讀和寫作鼓舞學生的心志,讓原本在街頭逞兇鬥狠的少年,成為尊重生命、勇於追求夢想的學子,可見作家的親自到訪,能對學生產生相當正面的影響力。本文以台北市萬興國小的作家有約為例,為文分享閱讀活動的歷程與心得,冀望可作為圖書教師應用的參考。98學年度萬興國小圖書室邀請外號「阿土伯」的繪本作家陳和凱先生為全校二年級的同學談談他的創作歷程。為讓作家有約活動順利進行,以及兼孩子們的理解程度,整體活動可分班級導讀、主題書展、作家面對面三步驟。

一、班級導讀
  成功的作家有約之首要條件是引發孩子的興趣,為提高學生的參與動機,首先由圖書室提供陳和凱的得獎作品《小老鼠種大西瓜》作為班級共讀書,其次是請各班導師進行導讀,讓每一位孩子在遇見作家之前,先閱讀他的作品,初步瞭解作家風格。

二、主題書展
  圖書室利用每月的「主題書展」舉辦陳和凱創作展,蒐集他的作品約20件。圖書主要來源除了購買之外,有些絶版的書籍由作家親自提供,館員設計作家簡介海報,規劃有獎徴答活動,讓孩子在有趣的閱讀氛圍中進一步接觸作家更多作品,提高熟悉度,館員同時與作家建立了溫馨、信任的情誼。



三、作家面對面
  經過班級導讀、主題書展的鋪陳,已建構起孩子們關於該作家的先備知識,第三步驟即讓小朋友與作家相見歡,多數的孩子知道即將看到「活生生」的阿土伯,都顯得相當地興奮與期待。

  阿土伯親切力十足,講題生動精采,從他小時候在木柵生活的點滴、求學工作的經驗、繪本創作的靈感、內容情節的安排等娓娓道來,每一段故事都讓小朋友聽得津津有味,熱烈地舉手發問,不時地傳出朗朗的笑聲。豐富的生活經驗、紮實的畫功以及大孩子般開朗的個性創作出《我只是不想》、《扮鬼臉的老虎》、《公雞國王》等精采的阿土伯繪本世界。



  作家面對面的進行方式形式不僅是單向的演講,可以設計更多元的互動,但是為了維持互動的品質則需設定目標讀者群及控制人數。以本次活動為例,配合讀本的適讀年齡,選擇二年級共四個班級近1 20位學生作為實施的對象,分為兩場次進行,每場約60位孩子圍繞在作家四周,一方面可避免學生太過擁擠或距離太遙遠,而導致看不清楚作家的樣子;另一方面考量作家體力和時間的負荷。每場次共兩堂課80分鐘,前一堂是聆聽作家說故事,鼓勵學生發問;後一節課則進行創作分享,阿土伯精心挑選適合低年級的線條圖型10餘幅,藉由適度的引導,讓孩子自由地或坐或趴提筆創作,甚至親自掏腰包買禮物送給用心創作的學生作為獎品,讓閱讀與美好的經驗結合,灑下溫潤的閱讀種子。



  圖書室舉辦作家有約活動,為作者與讀者之間建立橋樑,讓閱讀更加豐富、生動。最好能於作家有約之前,讓孩子閱讀相關作品,例如運用共讀書、主題書展、有獎徵答等機會,使學生熟悉作者,較能引發對話的熱情,不致於隔閡或陌生。孩子透過作家有約,不僅能充實閱讀、擴增視野,同時學習傾聽、提問的技巧,作家也能從孩子的互動中得到回饋,是一項具備多種教育意義的閱讀活動。

附件:全文PDF全文DOC


回頁首

台北美國學校圖書館


賴莉穎中文圖書館館員 聯絡作者

小學是孩子們接受正規教育的第一站,也是奠立一切基礎的起跑點,為了讓孩子從小培養閱讀興趣,打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是不可忽視的,台北美國學校設有資源豐富的圖書館,並積極規劃各項服務,讓圖書館與教學課程能緊密結合、相輔相成。
台北美國學校(以下簡稱TAS)的圖書館是一所具有五星級水準的圖書館,不僅館藏資源豐富,而且擁有相當完善的軟硬體設備,是一所符合21世紀學習的圖書館。本校分為小學、中學、高中三所西文圖書館,另有一所中文圖書館及視聽圖書館;每一館皆有其特色,從空間運用、顏色調和、科技需求、傢具陳列等方面設計出符合使用者年齡的圖書館;除了給予豐富的資源以支持學校課程,也提供資訊問題解決、文學賞析課程等;圖書館肩負著培養學生對於學習與閱讀熱忱的使命!

以下就本校小學圖書館的經營管理與閱讀推動提出分享:

一、營造Welcoming 氛圍的閱讀環境與館藏資源
(一)TAS的圖書館經營以學生、教學為核心對象,並以主動積極的服務熱誠為理念,營造出Welcoming 氛圍的閱讀環境。

(二)學校每年固定編列預算添購新書,以充實館藏資源。

(三)圖書館現有三萬五千冊的圖書,按美國杜威十進分類法編目上架,此外還有參考工具書區、報紙期刊區、視聽區(包括CD和Playaway-隨身聽)而新書展示區往往是最吸引學生的焦點;資料查詢區有2部電腦供學生檢索書目及20部筆電供學生上課查詢資料用。

二、推動圖書館利用教育
  小學的課程每十天循環一次,圖書館利用教育屬專門課程 (例如:音樂、體育)。小學圖書館有兩位全職的圖書館員及三位全職的助理,館員將會負責3-5年級/ 45分鐘和KA-2年級/30分鐘的圖書館利用教育課程 (註: KA是年滿4歲的學生),此圖書館課程通常與學習單元相關。此外,Homeroom teacher(班導)若有課程需要,可以與館員合作增加圖書館時間來協助完成課程。助理館員負責KA-2年級的15分鐘的圖書借閱,館員會儘量協助學生找到想要而且適合他的閱讀的書。

http://www.coetail.asia/middletonb/category/lessons/google-search-stories-video-creator/
連結為館員的部落格,將圖書館利用教育課程、課程內容與科技密切結合運用。

三、推動閱讀
(一)圖書館:
1. 每天開放時間為早上7:30到下午4:00,另外增設Saturday Library for Family Reading
(星期六親子共讀時間),服務平時上班但又希望透過閱讀來培養親子關係以及提升孩子閱讀素養的家庭。由於星期六圖書館只開放早上時間,很多家長都會為了孩子,犧牲休息時間而陪孩子來享受這難得的悅(閱)讀;畢竟,閱讀素養越早開始,越可引導孩子學習的興趣。

2. Booktalk:館員介紹書中某一段給學生聽,通常都會引起共鳴,爭相借閱。

3. 鼓勵同學互相介紹好書給同學。

(二)班級:
1. Reading Log(閱讀日誌)是學生每天的家庭作業之一,必須讀一本與學習單元相關的故事書然後寫閱讀日誌,讀和寫是相輔相成的。

2. Author Study(作者學習): 老師邀請書籍作者與學生分享,再到圖書館借閱該作者的書。接近單元尾聲時,每個人帶一本自己最喜歡作家的書與同學分享,說說為什麼喜歡這位作家,這樣的活動,目的在刺激孩子對閱讀的熱情。

3. Read aloud: 老師選一本最喜歡的書與學生分享,把喜歡這本書的熱情傳達給學生,每天讀一章,如果學生不喜歡這故事就停止而改換另一本書,當老師唸書時,只要學生注意聽,學生可以趴在桌上,放鬆心情。

(三)Author Visit:為提升學生閱讀及寫作能力,家長會每年聘請一位外國作家,作為期一週的駐校活動,讓作家與學生有充分的互動。

  無論是圖書館閱讀或班級閱讀,目的都在激發孩子對閱讀的熱情;圖書館可說是TAS學習和閱讀的中心,它提供豐富資源、圖書館利用教育與科技結合課程、舒適的閱讀空間給TAS這個大家庭。

附件:全文PDF全文DOC


回頁首

【新聞稿】東區閱讀教師推動


楊瑋婷中文圖書館館員 聯絡作者

【楊瑋婷/臺東】東區閱讀教師推動輔導團於8/19召開第一次會議,參與學校分別有新生國小、馬蘭國小、霧鹿國小、福原國小、卑南國小、新園國小及臺東大學附設實驗國小。此次會議除瞭解各校目前推動閱讀狀況外,同時也討論未來針對推動閱讀教師所訂定的計劃。

 東區學校目前在圖書館方面的活動相當多元,包括閱讀護照、愛的書庫、故事媽媽、圖書交換、主題書展、閱讀營等。東區輔導團召集人簡馨瑩教授指出,希望各校在進行活動時,能先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像是要提升學童閱讀理解、引起學童閱讀興趣等,將推行目標聚焦在學生的能力上,而且閱讀教師要能與班級導師進行合作,將資訊素養融入班級當中,希望這樣的做法不但目標明確,也能真正使學童提升其閱讀方面的能力。

 在閱讀教師推動初期,東區各校先為自己校內圖書館進行簡單的檢核表,作為以後推行活動參考指標之一。未來東區學校組成圖書教師專業社群,更將每個月固定舉行聚會,充實閱讀教師專業知識分享當月以及未來所推行的圖書館和閱讀教師推動活動內容。

回頁首

讀者與讀本-- Fountas & Pinnell 的分級


陳昭珍,趙子萱
陳昭珍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
趙子萱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生

繼上一期介紹「讀本分級及閱讀者程度評量 – Lexile 架構簡介」後,本文再介紹Fountas, I. C., & Pinnell, G. S.對於讀者與讀本的分級的想法,讓大家更了解兒童讀者的閱讀知能以及如何為他們推薦合適的讀本。
因才施教的必要性

  每個剛入學的學生對世界的認知和經驗有很大的差異,有些兒童已經聽過許多的故事,也對文本有初步的認識;有些兒童才剛開始了解語言也可以用文字表達。因為有這樣的差異,老師必須認識每個孩子,了解每個個體的知識背景和經驗,並推薦合適的讀本給孩子。要為孩子找到適合的書,必須建立在以下三者的連結,這對有效的教學是不可或缺的:

1. 了解讀者
2. 了解文本
3. 了解閱讀的過程

了解讀者:閱讀成長分期

  而讀者的特徵,也會隨著時間而有成長與變化,Fountas & Pinnell認為兒童的閱讀大致可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1. 閱讀萌芽期
  剛開始閱讀的讀者只會讀有一到兩行字的簡單文本。他們才剛開始要支配自己早期的閱讀行為,像是把文本中的字一個個讀出來、認識文字在文本中的位置,並由左到右(英文)的閱讀。他們也才剛明白文字是怎麼一回事,每個字母的不同、它們是如何成為一個單字,也可能認識一些高頻字,並把這些字做為學習文本新觀點時運用的知識。當他們閱讀時,會注意到印刷的外觀如單字的第一個字母,並且會更多注意字母和發音。

2. 閱讀早期

  早期的讀者已經能完全掌握閱讀行為,如文字閱讀的方向。他們也能用眼睛去掌控閱讀的過程,在閱讀時,有時候可以不用指出來。此外,他們學到一些核心的高頻字,可以讀並寫出來,並用這些字去監控自己的閱讀。他們可以閱讀有數行字的書籍,在一邊解決不熟悉的單字時,也會將文本中的意義留在心中,並逐漸發展出自己學習單字時的系統,用簡單的發音原理去整理他們對語言的感知,並用多種資訊來源持續監控自己的閱讀以確定其意義和發音。

3. 閱讀過渡期

  過渡期的讀者對於閱讀的行為已有很好的掌控。他們可以閱讀很多行的文本,可以享受在圖片中,但已不需過份依賴插圖為閱讀的一部分。他們可以流暢的閱讀,運用各種資訊來源去理解意義。他們學得大量的高頻字並且可以快速容易的認出來。這個階段著重在如何利用文字分析技巧(word analysis technique)去學習更複雜的字。

4. 閱讀自我延伸期
  自我延伸期的讀者能夠彈性的使用各種資訊來源。他們可以使用閱讀策略去理解更長更複雜的文本,快速且自動認得大量的高頻字。他們經驗了許多閱讀的過程,遇到不同的文本和新單字可以運用不同技巧和策略。他們仍然在建立背景知識並學習如何應用所學去理解更長且困難的文本。

5. 閱讀進階期
  進階期的學生在閱讀的表現相當好,但在閱讀不同種類的書籍時,仍在學習並發展自己的閱讀策略。透過各種不同目地的閱讀,得到重要的學習工具。事實上,已經沒有進階期讀者沒辦法閱讀的書了,但運用先備知識、熟練的去解決問題的策略、理解複雜文本中的細節等能力還是需要發展的。進階期的讀者能夠在冗長的文本和延伸的時間裡維持他們的興趣和理解。

了解文本:圖書分級

  兒童需要藉由廣泛的閱讀來發展對這個世界的經驗,需要老師讀好書給他們聽;需要特別為他們挑選的好書,幫助他們在閱讀過程的學習。挑選幫助兒童閱讀成長的讀本是困難的任務,若有分級好的讀本集 (book collection)供挑選,會較容易些。所謂的讀本分級,是指文本依照能給予讀者支援和挑戰的程度與特徵來分類。如對初學者來說,文本有簡單的語文結構會比只有一兩個單字或片語來得有幫助。對他們來說,能夠幫助他們閱讀的分級書應有愈來愈多的高頻字、自然語言和常見的內容。

  Fountas & Pinnell以字母來標示讀本的分級。這個層級只是大約的難度,因為每個讀者對書本的回應都是不一樣的。隨著字母的順序,難度逐漸增加。而較前面的層級難度差距較小,因為對年紀越小的讀者來說,文本是一行字或三行字的排版對他們的閱讀有很大的差異,而這對熟練的讀者是沒有影響的。

1. 建立分級的讀本集
  如何建立分級之讀本集:首先,可以蒐集書單並一起討論文本的特徵,利用教師在教學上的經驗等,一起討論並整理。老師們可能有使用多年的合集清單,定期的討論這些書籍、修正分級、增加新的書進去。老師們也有閱讀記錄,透過不同層級的閱讀紀錄去評估讀本的難度。也可以使用別的學校或團體已分析組織過的分級清單,增加新的書到讀本集中。清單需要定期檢討,有些書需要改變分級,有些層級增加讀本,在每個層級挑選一些該層級較”典型”的書籍做為參考和比較的對象,之後,這個書目清單就會漸漸豐富起來。

2. 了解文本特徵
  除了教師們一起討論外,Fountas & Pinnell認為分級時也應考量文本的多種特徵,這些特徵簡列如下:




3. Fountas & Pinnell讀本分級與年級的比對

  根據對讀者的了解,做好了讀本分級後,Fountas & Pinnell 將讀者閱讀階段、就讀的年級,及讀本分級,配對如下表:



  在上表中,讀本與年級並沒有精確的對應,而年級的分級方式也可能因學校的行政體系或其它因素而有不同。尋找合適的書給兒童比精確的去定義分級更重要,當兒童變得更熟練於閱讀的過程時,有許多兒童都可以閱讀超過他們年級程度的書籍。而有些兒童即使已達高度的閱讀正確率,但仍可能需花較多時間在特定的層級中,建立經驗和流暢度。

了解閱讀的過程:引導式閱讀Guide reading

  閱讀是一種心智過程,當兒童進入故事的內容時,他們會:

●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注意語言的型態,變換語言型態對兒童是一種挑戰
●看到不熟或不常遇到的字時,會思考意義並想知道如何發音(這是安靜閱讀時通常忽略)
●會回到文本去確認對了解後續文章意義重要的資訊
●將所讀到的和其他文本或自己的生活經驗做連結

  為有效的進行閱讀教學,1996年,Irene Fountas和Gay Su Pinnell提出了一個突破性的閱讀教學方式,以系統的方法進行小組閱讀指導,稱為「引導式閱讀」(Guided Reading)。這是以小組的方式,將閱讀能力接近的學生分在同一個小組,教師使用適合學生程度的書籍,幫助學生達到更流暢的閱讀。為了解每個學生的發展程度,此教學方法搭配他們的分級原則,將大量書籍分級整理供學校教師使用。

  引導式閱讀的教學特色如下:
●一位老師帶領一小群學生,而這群學生在閱讀能力發展的表現上相近。
●老師介紹書籍給兒童,觀察他們閱讀的情形並給予指引,之後可以視需要給予其他的指導。
●老師的角色是決定怎樣幫助對學生最好,能夠延伸並提升自己從文本中得到並處理資訊的策略。
●這些兒童因為閱讀能力相近而組成小組,但學習後會有改變,因此透過系統的、持續的評估以動態的重新分組。
●引導式閱讀強調的是能沿著逐漸增加的複雜度和挑戰,閱讀許多的書。
●引導式閱讀的目標是幫助兒童能夠獨立且安靜的閱讀。

參考資料:
Fountas, I. C., & Pinnell, G. S. (1999). Matching books to readers: Using leveled books in guided reading, K-3. Portmouth, NH: Heinemann.

附件:
全文PDF全文DOC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