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能力需要從最基礎的「閱讀行為、閱讀態度、閱讀習慣」確立起來。如何建立,以及如何推廣,都是應該要去思考的部分。

有關閱讀推廣的的自問自答


陳昭珍
陳昭珍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

陳昭珍教授在閱讀領域耕耘已久,看見許多優秀的閱讀方案,也看到圖書館同仁的用心、付出及辛勞。在文章內教授分享了他對閱讀推廣的困惑,希望和大家一起來思考。

 

 

一、     多元豐富的創意閱讀方案

很榮幸擔任「110年創意閱讀開麥Library Talk: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優良文案徵選」遴選委員,有機會看到很多很棒的閱讀推廣文案。這次參加閱讀推廣文案徵選共有64案,其中有育才紮根推廣方案、有特色館藏推廣方案、有鄉土走讀方案、也獨特創新活動方案;有針對嬰幼兒的親子共讀、有針對青少年的遊戲與科技、有針對特定族群的關懷。很多文案令人眼睛一亮,如:運動X 閱讀、野餐X閱讀、遊戲X閱讀、走+讀、夏令營+閱讀、電影+閱讀、電競+閱讀、藝文+閱讀、夜宿+閱讀。這些活動非常跟得上時代的脈動及流行的腳步,在這些方案背後,更可以看到圖書館同仁的用心、付出及辛勞,實在令人敬佩。
在此我花一些篇幅,分享我對閱讀推廣的困惑,這些困惑說不定也值得大家一起思考。

二、     人的閱讀能力與興趣是何時養成的?為何要辦理閱讀推廣活動?   

過去在審查縣市鄉鎮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方案時,常感困惑:圖書館的閱讀推廣為何常只是辦理熱鬧的藝文活動、走讀活動;邀請學者專家到館研習、演講;或是請外界在寒暑假說繪本故事?但是我也常在想,這些活動真的不好嗎?如果這些活動不好,又該做些甚麼事推廣閱讀呢?這些活動中缺少了甚麼呢?

教育心理學大師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 終其一生都關心:知識是怎麼形成的?並致力於發展兒童的「認知發展論」;暢銷書作家魯道夫-弗萊什(Rudolf Flesch)在給一個朋友12歲的兒子進行 “補救性閱讀 ”時,弗萊什發現這個男孩並不遲鈍也沒有不適應;他只是 “就讀了普通的美國學校"。他在1955年出版一本222頁的書,發表了他的發現:《為什麼約翰尼不能閱讀--你能做什麼》(Why Johnny Can't Read—and What You Can Do About It),這本書在當時連續33周銷售長紅,使全國對許多兒童不能很好地學習閱讀問題產生了關注。隨後,在哈佛大學教育系工作的心理學家珍妮-查爾(Jeanne Chall)博士(1921-1999)被要求評估關於這一主題的相關研究。並於1967年由紐約卡內基公司資助這項重要研究的結果,出版《學會閱讀 大辯論》(Learning to Read: The Great Debate(1967)一書。

1983年,查爾整理兒童閱讀發展相關研究,介接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出版《閱讀發展階段》(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將兒童的閱讀發展分為六個階段,每一階段的閱讀特徵如下:

階段0,約從零到六歲,稱為前閱讀期或假裝閱讀期(prereading/pseudo reading stage),這個階段孩子的特徵是:1.約略知道書寫的樣貌  2.認得常見的標誌、符號、包裝名稱、故事書書中出現的字  3.會把書拿正,邊唸邊用手指字4.看圖說故事或補充故事內容  5.會一頁一頁翻書;

階段1,大約是6-7歲,是解碼期(decoding stage),這個階段孩子的特徵是:1.學習字母和字音之間的對應關係2.閱讀時半記半猜3.認字的錯誤從字形相似,但字義不合上下文,到字形、字義都接近原來的字。閱讀能力好的孩子,在此階段的後期已經可以獨立閱讀。

階段2,大約是7-8歲,是閱讀流暢期(conformation and fluency stage),這個階段孩子的特徵是:1.更確認所讀的故事   2.閱讀的流暢性增加  3. 是閱讀困難是否有改善的重要契機  4.為建立閱讀的流暢性,大量閱讀許多熟知的故事很必要。這個時期他們聽的能力還是優於讀的能力。

階段3,大約為9-13歲,兒童進入閱讀新知期(reading for learning the new),這個時期的閱讀特徵是:1.以閱讀方式來吸收新知; 2.先備知識和字彙有限,閱讀的內容屬論述清楚、觀點單一的讀物; 3.初期是由聽管道進來的訊息學得較閱讀快,後期閱讀會超越用聽講得來的資訊;4.字彙和先備知識增長的重要時刻5.學習如何有效閱讀訊息。在此階段前期,聽覺理解仍然優於閱讀理解;到了階段後期,兩者之間大致相等,閱讀能力好的學生甚至於閱讀能力已較聽覺理解為優。

階段4,約從14-18歲,兒童的閱讀發展進入多元觀點期(multiple viewpoints stage),這個時期的特徵是:1. 閱讀的內容長度和複雜度增加; 2.閱讀的內容觀點多樣化。此時讀者閱讀不同領域的知識,包括物理、生物、歷史、地理等,也閱讀暢銷小說,有系統的吸收多元知識。他們流暢的閱讀能力幫助他們不費吹灰之力的識字解碼,因而能夠監控理解。

階段518歲以上,已是大學生,閱讀能力進入建構和重建期(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stage),這個時期的讀者:1. 主要為了自己的需要和目標而閱讀,對閱讀的材料有選擇的能力;2. 不是被動接受作者的觀點,會藉由分析、綜合、判斷,形成看法。

查爾的閱讀能力發展階段成為教育界在閱讀教育與推廣非常重要的依據,小學四年級以前要學會閱讀,也成為各國政府很重要的教育指標。基於此一理論,我也一直在思索,人的閱讀興趣與習慣是怎麼培養的?是在哪個階段哪個環節養成的?愛閱讀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養的?如果是後者,為何常聽到有些父母親說,家中兩兄弟,一個愛閱讀、另一個不愛閱讀?我們辦理閱讀推廣活動,是否有助於社區民眾閱讀興趣與習慣的培養?還是有興趣的會來,沒興趣的仍舊不會來?

記得20214月台灣閱讀協會年會辦理的數位閱讀論壇,一位受邀的講者說:「閱讀是不需要推廣的」,心中有同感但也不完全同意。自已有二個孩子,我愛買書給他們看,家中的書比玩具多,所以二個孩子都愛閱讀;當了大學教師,知道讀圖資系所的學生並非都愛閱讀,而我好像也無法讓不愛閱讀的學生變得愛閱讀;更在大學圖書館擔任過館員、主任、館長,辦過很多活動、修改過很多政策,發現一些策略確實可以提升借閱量,但仍不知道,如何讓不愛閱讀的大學生變得愛閱讀。我常思索:培養閱讀興趣的關鍵是甚麼?閱讀推廣到底是甚麼(what)?為什麼(why)?以及該如何(how)? 因此我開始關心中小學生的閱讀環境及閱讀教育,因為錯過了這個時期,也會錯過對閱讀的愛。 

三、     閱讀的靈魂是甚麼?閱讀推廣活動需常創新嗎?

我很喜歡英國詩人艾略特的詩,他在《The Rock》劇本中的一首詩,讓我一直感觸良深,過去感觸深是因為圖書資訊學不斷追求新科技,也常因資訊科技而改變;現在感觸深是常在想,到底甚麼是閱讀,推廣與閱讀到底是甚麼關係。這首詩其中幾句是:「我們在生活中遺失的生命哪裡去了?我們在知識中遺失的智慧哪裡去了?我們在資訊中遺失的知識哪裡去了?」(Where is the Life we have lost in living? Where is the wisdom we have lost in knowledge? Where is the knowledge we have lost in information?) T. S. Eliot (1888-1965), The Rock (1934)

在閱讀推廣時需要反思,我們在創新中失去的恆常哪裡去了?我們在忙碌中失去的靈魂哪裡去了?我們在活動中失去的閱讀哪裡去了?人的閱讀興趣有可能是在哪一次的創新閱讀推廣活動養成的嗎?閱讀推廣方案一定要創新嗎?不能是最古老的說書或讀書會嗎?隨著年歲漸長,我慢慢的了解,在推廣閱讀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推廣「這一本書」、「這一系列的書」、「這個主題的這些書」,如果推廣的人不知道要推廣的標的物是甚麼,對標的物不是很清楚,自己沒有看過,沒有心得,要如何推廣呢?閱讀的核心就是讀者與讀本之間的對話,我們可以擴展這個對話圈,但是不能沒有這個核心對話。就像我們不能沒吃過某家牛肉麵,但拼命跟他人推銷:「聽說」這家牛肉麵很好吃。或許這家牛肉麵真的很好吃,但好像在做不實廣告。如果只是辦理閱讀推廣活動,也把活動辦得很熱鬧、很成功,但讀者並沒有閱讀我們要推銷的這本書或那本書,也沒愛上閱讀,而是期待參加下一次舉辦的熱鬧活動,這樣算成功嗎? 

四、     在推廣閱讀時,讀者和圖書相遇了嗎?

錢伯斯(Chambers, .)認為,每次閱讀時,我們總是遵循著一定的循環歷程,亦即從選擇自己想看的書開始,繼而花時間專心閱讀,然後產生閱讀後的感覺與心得,將閱讀循環擴展為螺旋狀,因而讓閱讀行為不斷持續下去,而其中若有能互動的大人,將有助於學童排除閱讀障礙,培養出成熟的讀者,這就是閱讀循環理論。(錢伯斯,2014

錢伯斯的閱讀循環理論凸顯出閱讀的態度(這一本書是不是喜歡的類型)和閱讀的動機(私人興趣)有很大的影響力,也勾勒出閱讀推廣成效的構成要點,包含場所、時間、書本,及翻開書本閱讀的動機。因此,選書是閱讀活動的開始,且往往是由手邊容易取得的書本開始,如果附近沒有隨手可得的書,則多數人不會在活動辦完後,去圖書館找書或到書店買書。但如果辦理活動前就已選擇好要推廣甚麼書,並為參加活動的人準備好這些書,無論是借、是送、是賣,只要內容說明精彩,多數人是會買單的;而閱讀活動也會真正以「閱讀」為核心,在或聽、或說、或讀、或寫、或走、或體驗的情境下,共譜出一首美好的閱讀樂章。讓讀者和喜歡的讀本相遇,喜歡可能會喜歡的書,是圖書館推廣閱讀時最重要的任務。 

     要推廣閱讀前請先閱讀

無論是家長、老師、館員、民間社團或志工,要推薦孩子閱讀前,自己要先了解書並閱讀過這些書(或文章),並知道這本書或這類書適合用甚麼方式推薦給讀者。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說故事或朗讀可以吸引他們;要推動科普閱讀,最好搭配簡單的探究學習;要帶高年級學生閱讀小說,最好有文學圈討論;若要進行議題式的閱讀,可以使用深度討論教學法,進行PBL教學,或以Big 6 帶學生進行專題探究;若要孩子不偏食,由館員、老師或學生說書是很好的方法;新書展示可以讓讀者了解最新的出版動態;主題書展所展示的每一本書都要用心挑選過,展示目標,有策展說明,圖書介紹及簡單的學習活動。

總而言之,要推動兒童或青少年閱讀的大人,自己必須先看這些文本,設計可以吸引人進入人本的活動,而非只吸引人進入熱鬧的室內或戶外的活動。只辦辦理熱鬧的活動,不易養成讀者的閱讀習慣與興趣。此外,為求活動及主題多元,或因人力不足,圖書館常會邀請他人來說故事、說書、策展、演講、或辦活動,這都無可厚非,也值得鼓勵,但是這些閱讀活動不能只由他人代勞,圖書館員自己要會說故事、說書、策展的能力,恆常的閱讀活動應該由館員自己來做,如果全部由他人代勞,整個閱讀推動方向會東一個西一個,沒有系統性及持續性,當經費不足時,往往連閱讀活動都沒有了。

附件:全文PDF

回頁首

協助孩子建立的讀書習慣


林彥佑高雄市林園國小教師 聯絡作者

閱讀能力的提升,不是只有著重於閱讀策略、閱讀教學、閱讀檢測,而是需要從最基礎的「閱讀行為、閱讀態度、閱讀習慣」確立起來。

 


 

 

常有家長跟我說,「我會要求自己的小孩讀書、寫作業,也會盯他們的成果,但是怎麼感覺孩子的進度幅度不大?」又或是詢問關於自主學習、閱讀寫作、課外書延伸…等問題。不可否認,這些都是現代孩子在「新時代」所面臨到的情況,包括專注力不足、不愛紙本閱讀、不愛寫字、表達簡單或言不及義…,種種的原因,都和閱讀的「效度」有關。因此,協助孩子建立好的讀書習慣,是重要的課題。

身為師長的我們都知道,閱讀能力的提升,不是只有著重於閱讀策略、閱讀教學、閱讀檢測,而是需要從最基礎的「閱讀行為、閱讀態度、閱讀習慣」確立起來。前者所指的是「學習重點與教學內涵」,後的指的是「學習情意與閱讀素養」;若能兩者兼顧,對於閱讀的成效,必能相得益彰。

孩子在閱讀時,師長可以先確認孩子的閱讀「三態」:心態、姿態、狀態。我們要給孩子正確的讀書心態,其目的為何?是為自己、為休閒、為考試、為打發時間、為博取美名、為改變氣質……?其次,也要關心孩子的姿態,特別是國小階段的學生,務必要有正確的坐姿;也要確認孩子在閱讀時,是否處於良好的狀態,包括內在精神與外在環境的評估,也包括提醒閱讀的時間、翻書頁的方式、保管一本書、珍惜一本書的態度等。

倘若家長能力足夠的話,也可以引導孩子在閱讀時,能夠有良好的筆記策略。廣泛的閱讀及筆記策略有很多種,包括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後。閱讀前包括觀察、想像、預測、推論等,閱讀中的策略包括畫記、眉批、關鍵字詞擷取、線索推衍、思考推進等,閱讀後的策略包括整理結構圖、統整、回顧、自我提問、比較批判、與作者對話、情境揣摩等。

這麼多前、中、後的策略中,又以「閱讀後」的檢視最為重要。師長可以引導孩子針對所讀的內容中,自己設計幾個問題,自己嘗試回答,若有二人、三人共同閱讀的話,還可以互相考對方,增加樂趣,也增進印象。孩子若能在閱讀後,養成回顧整本書的習慣,知道作者在書中的中心思想、想表達的訊息、想讓讀者知道的重點或感受,相信都能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能力。

常有人說,「打開一本書,打開一個世界」;我們都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去經驗萬事萬物,所以,唯有透過閱讀才能啟發我們,帶領我們接觸大千世界。因此,若師長能在孩子的閱讀過後,再進一步引導其做足旁徵博引、觸類旁通,也是一種良好的習慣。例如,在閱讀了某書之後,可以試著再去看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或是去搜尋和此書相同主題的書,或是從此書中所提的情境、地點、飲食、文化、建築、動植物等,再進行額外的連結,這些對孩子而言,都是很有閱讀意義的。

孩子透過一本書的閱讀,大腦神經會開始運作,而透過多本書的閱讀,其大腦神經所刺激到的部分,又會更加顯明。所以我們可以多鼓勵孩子「延伸閱讀後」的觀念。在現代的新課綱教育中,我們亦很重視「與生活的連結」,目的便是讓孩子知道,所讀到的知識內容,該在生活中落實,和生活得以扣合,學習和自我的生命覺察、感應,如此才是一種能力、素養。

不同的書本,有著不同的閱讀取向,也因個人的生活經驗與成長背景不同。筆者看過有的孩子,習慣在書桌前貼上便利貼,寫上難以記誦的英文單字、詩詞佳句、公式;有的孩子會將重點寫在筆記本上,利用零碎時間來閱讀;有的會錄在音檔裡、在運動時聆聽; 有的會將重點親自書寫一次再輸入於電腦裡。有的會直接在自己的書本畫記、眉批;有的每天睡前都會回顧今天所讀到的內容,有的習慣向他人分享,做為二次回顧; 有的閱讀完會試著以文字闡述所讀的內容及想法。

每一種閱讀習慣,都是個人獨特的閱讀方式,重點是有毅力、不中斷、養成持之以恒的習慣,就像<原子習慣>一書中所提及的:「……,重點不是跑一場馬拉松,而是養成運動的習慣; 重點不是讀完一本書,而是養成閱讀的習慣。……」。親愛的師長們,不妨問問孩子是如何閱讀的,也試著協助他們建立閱讀的習慣吧! 

 

附件:全文PDF

回頁首

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


林逸馨台南市石門國小教師

雖然每一個人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都有所不同,但其實差異並不大,最大不同是那股求知的慾望和態度。好的學習態度包含了每天不斷的自我反省,修正自己的腳步,才能事半功倍,秉持著「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的態度。

 


 

1081213日國語日報校園新聞親見一則新聞,苗栗一位閱讀推動教師,運用下述策略,成功協助學生寫作、口語表達能力大幅度提升,甚至有中度智能障礙學生原本認識的字詞有限,如今不但認字變多,現鑑定為輕度障礙。該師運用策略如下:

  1. 根據各年段課程訂定目標:如低年級重視故事的重述,中年級則是文章的大意,高年級要能進一步書寫大意。
  2. 全校性讀報教育:學校每天推動晨讀十分鐘,其中選週一、週三進行一分鐘讀報,在有限時間內,學生學習摘要重點和學生分享;週五有剪報學習單,也是依照年段,從童詩、短篇文章到訪寫練習,兩年的推動,學生上台不僅變得落落大方,文章寫作能力也有明顯進步。

筆者現與大家分享如何協助特教生進行讀寫課程呢?深度細敘步驟如下:

 

1

五星造句法舉例表

 

2

特教生課程本位五星造句成果彙整表

  

 

 

3週記規劃表

    

 

 

在國語文部分,我採用問思教學法,先透過文章的大小標題,整理課程架構,繪製文本結構圖,細讀課文時,我請孩子將標題改為問句,並標示文章中的答案,最後再找出文章中可以比較的項目,透過表格呈現,接著我在運用提取訊息、推論訊息、詮釋整合及比較評估等不同層次的提問設計,協助孩子「搭鷹架」回答問題,進而瞭解文本的內容及所要傳達的主旨,為了讓孩子有帶著走的能力,我運用五星造句法即:

1.        事實-寫出你觀察到的體驗過的人、事、物或活動。

2.        想像-加入想像或修辭(例如:譬喻)

3.        感受-想法、評論、省思、情緒(可參考國語課本裡的情緒卡)(五星造句法舉例如表1)

並擬定主題,請孩子每周寫一則週記給我(週記規劃如表3),我堅定的告訴孩子:「雖然每一個人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都有所不同,但其實差異並不大,最大不同是那股求知的慾望和態度。好的學習態度包含了每天不斷的自我反省,修正自己的腳步,才能事半功倍,秉持著「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的態度,不斷在學習上突破難關。」果然孩子的學業成績有了顯著進步,重新燃起學習的熱情,臉上掛著自信的微笑,就像過一條大河,穩穩的踩好一個個的石頭,終於到達彼岸,害怕、緊張和感動終於化為那最閃耀的,努力的結晶。

 

附件:全文PDF

回頁首

欣賞數學故事所蘊含的認知旨趣


洪萬生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臺灣數學史教育學會理事長

本文內容為《數學故事讀說寫──敘事‧閱讀‧寫作》之內容摘錄 (作者:臺灣數學史教育學會理事長洪萬生教授),期望能讓大家了解、欣賞數學,且推薦給能更進一步推動科普閱讀教學的教師夥伴們。

 

108課綱對於素養的教育推廣,數學的學習也不再只是單純的公式套用,而是能夠「閱讀」激發數學與歷史的雙重洞察力。現代的教育文化脈絡中,數學故事的讀、說、寫,都離不開數學普及敘事。如果能欣賞數學故事所蘊含的認知旨趣,再深入了解數學閱讀與寫作的價值,從而喜歡上數學的話,聽起來是不是很浪漫呢? 

 

一、前言

多年來,我在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開授「數學史」課程(一學期三學分)時,學生的選課動機大都與聽故事有關。他們常期待我講(數學)故事,我則故意吊他們胃口,「刻意」地強調數學史不等於說故事,尤其是說一些「老生常談」的故事。當然,我整個學期其實都在說各色各樣的數學或數學家的故事,只是主題大都圍繞在數學史及其在數學教學上的連結及應用。

然而,既然我們所使用的是所謂的遺聞軼事,那麼,這些故事往往有好幾個版本,譬如,高斯的故事一說發生在7歲,一說是10歲,哪一個才是真實的?或者,根本都是編造的!不過,即使是編造的,編造者的手法顯然相當高明,因為他們捕捉到數學神童的天賦才氣特質,而且也運用適當的歷史脈絡來烘托,讓讀者彷彿閱讀「歷史小說」一般,對於其中的人物行動或故事情節「信以為真」,而達到「怡情養性」與「知性啟蒙」的效果。

因此,針對這些遺聞軼事,我們如何閱讀?如何重述(recount)?如何編造?在課堂上的引用時機?強調哪些面向(歷史還是認知)?這對於我們希望實踐HPM 時,是一些必須從容面對的課題。

※所謂HPM,是指關連數學史與數學教學(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簡稱HPM)的研究/教育活動。 

二、傳奇故事大家說

故事重述如何有助於我們的學習?這個議題似乎沒有引起太多學者或教育家的矚目。不過,在數學課堂上,鼓勵學生在已有的數學故事框架或內容上,重述另一個版本,是非常值得嘗試的教學活動。

以阿基米德之死為例,說明三位作家古羅馬的普魯塔克、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恰佩克,以及二十一世紀初的穆西亞拉克,如何重述這個悲劇性的歷史插曲或事件。針對這個插曲,普魯塔克的年代或許最接近前三個版本的最早風貌,他的創作有助於我們「重建」這一段史實,讓阿基米德做數學的不凡才氣,可以得到充分的佐證。二十世紀初的數學史著作喜歡將他與牛頓、高斯並列為三大巨人,當然是其來有自,從而我們也不難理解何以費爾茲獎(Fields Medal)的獎牌要雕刻阿基米德肖像了。 

三、108 數學課綱的隨想

針對素養項目,總綱委員強調:國民「應具備自我文化認同的信念,並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而且還可採取積極行動,「發展國際理解、多元文化價值觀與世界和平的胸懷」。

與此對應的普通型高中教育階段之「數學領域核心素養具體內涵」(編碼S-U-C3),則是:具備欣賞數學觀念或工具跨文化傳承的歷史與地理背景的視野,並瞭解其促成技術發展或文化差異的範例。顯然,這些都是社會參與的必備(數學)核心素養,而其連結當然是上文提及的「理念三」:數學是一種人文素養,宜培養學生的文化美感。

當我們企圖將閱讀素養融入數學教學時,這些數學史書籍也是極適合普及閱讀使用的讀物。因此,將數學史融入教學的進路,也一定可以將十二年國教的「閱讀素養議題」融入數學教學,一舉兩得。 

總之,HPM的使命並不是要用「數學史」來取代「數學」。然而,它關乎多項的十二年國教的數學素養,因此,它的教育「正當性」已毋庸置疑。為今之計,我們應該好好運用數學史的進路之特性,除了「培養學生的文化美感」之外,也讓它極力想要凸顯的「系統思考」或「後設思考」,至少能成為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 

※內容為《數學故事讀說寫──敘事‧閱讀‧寫作》之內容摘錄(作者:臺灣數學史教育學會理事長洪萬生教授),期望能讓大家了解、欣賞數學,且推薦給能更進一步推動科普閱讀教學的教師夥伴們。

 

附件:
全文PDF

 

回頁首